学道证声闻,习气犹未断。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
快演涅槃门,反复徵所见。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
其馀肆口言,心真自一贯。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
诗句释义
1. 学道证声闻,习气犹未断。
- 翻译: 学习佛法以证悟声闻之境,但仍未能彻底断绝世俗的习性。
- 注释: 声闻是指通过听闻佛陀教法而修行,达到某种境界的佛教徒。”习气”指的是个人在俗世生活中的习惯、性情等。
-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
- 翻译: 世间众生之间的恩爱情感复杂且多变,最终都难免被烦恼和混乱所困扰。
- 注释: “百生”泛指世间众多生命;”恩爱情”可能指人际关系中的美好情感。”扰乱”表示这些情感常常带来纷扰不安。
-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 翻译: 作为佛陀的忠实弟子,阿难也面临了因与女性发生关系带来的困难。
- 注释: 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一,因其对佛法的虔诚与忠诚而被尊称为”阿难陀”。”淫女难”意指因不洁的性行为所带来的道德或精神上的困境。
-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
- 翻译: 凭借佛法的咒语之力,阿难得以回归正道,过去的业障如同冰冷的坚冰逐渐消融。
- 注释: “神咒”可能指的是具有神奇力量的佛语或咒语;”宿业”指的是过去积累的种种罪业或业力;”坚冰泮”形容这些业障像冰冻的土地一样坚硬,现在却开始融化消退。
- 快演涅槃门,反复徵所见。
- 翻译: 迅速地演绎出涅槃的奥秘,并不断地验证自己所见。
- 注释: “涅槃门”指的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即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徵见”可能是指通过观察和实践来验证所学。
-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
- 翻译: 文殊菩萨也讲述了一段偈语,明确指出了通往圆满之路的岸边。
- 注释: 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象征,常以智慧导师的身份示人。这里的“偈”是指佛教中的韵文。
- 其馀肆口言,心真自一贯。
- 翻译: 其他人的言论都是随意而为,但内心真正坚持的是一贯的信念。
- 注释: “肆口”可能指随意说话,无顾忌地表达意见或言论。“一贯”表示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态度。
-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 翻译: 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七趣(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天、人、阿修罗)的生活中,一切现象都没有绝对的虚假或真实。
- 注释: “三界七趣”是对佛教中世界分类的描述,分别对应六道轮回的不同层级和状态。“有相”指的是现象的存在,“无非幻”则强调这些现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而是虚幻的表象。
-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 翻译: 最强大的慈悲之心能够破除所有的邪恶和背叛行为。
- 注释: “大慈悲”体现了极高的仁爱之情,愿意为众生的利益牺牲自己。“力破”意味着彻底粉碎、消除。“邪女叛”特指那些心怀恶意、背离正道的女性。
-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
- 翻译: 天魔和外来的外道邪师们,从此刻起都将完全消散、消失无踪。
- 注释: “天魔”通常指的是来自天上的恶魔,它们通常带有破坏性;“外道”则是指不接受正统佛教教义的其他宗教或思想流派。这里暗示着通过佛法的力量,这些负面因素将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