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子巴峡冲,风物异蜀境。
城居版作屋,江汲地无井。
四郊乏平原,冢墓缘山岭。
人传蚯蚓瘴,俗饮茱萸茗。
女妇尽背篮,老弱多垂瘿。
试问何所因,食彼山泉冷。
岩栖固不少,亦有长细颈。
似闻此土人,其性皆悍犷。
胸中忿畜者,瓮盎成项领。
是说理有之,云胡不自省。
我来适夏初,端坐愁日永。
况经六七月,官舍如沸鼎。
有雨未沾濡,蔬茹空盘皿。
清泉不敢吃,仅免河鱼梗。
投绂归去来,吾乡等箕颍。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期写的,描述了当地的生活状况和风俗习惯。
第一句“夔子巴峡冲,风物异蜀境”说的是夔州的地理位置,位于巴峡中,风土人情与四川的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第二句“城居版作屋,江汲地无井”描绘了当地的建筑风格,人们居住在板房中,而饮水则来自江水。
第三句“四郊乏平原,冢墓缘山岭”说明了夔州的地理环境,四周缺乏平原地区,坟墓多建在山上。
第四句“人传蚯蚓瘴,俗饮茱萸茗”描述了当地的疾病和饮食习惯。
第五句“女妇尽背篮,老弱多垂瘿”描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妇女们背着篮子,老弱之人则容易得颈部疾病。
第六句“试问何所因,食彼山泉冷”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地人为何喜欢吃山泉水而不是井水?
第七句“岩栖固不少,亦有长细颈”说明了当地人选择岩洞居住的情况,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些人喜欢喝长脖子的瓶子里的水。
第八句“似闻此土人,其性皆悍犷”表达了对当地人性格的看法,认为他们都是粗犷豪迈的人。
第九句“胸中忿蓄者,瓮盎成项领”揭示了当地人内心的愤怒和不满,这些愤怒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
第十句“是说理有之,云胡不自省”表示作者认为这种状况是有原因的,但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加以改正。
第十一句“我来适夏初,端坐愁日永”描述了作者来到这个地方的时间和心情。
第十二句“况经六七月,官舍如沸鼎”描绘了夏日炎热的景象,官府的房屋如同沸水一样难以忍受。
第十三句“有雨未沾濡,蔬茹空盘皿”描述了下雨后的情况,虽然有雨,但由于天气炎热,蔬菜还是空荡荡的盘子。
第十四句“清泉不敢吃,仅免河鱼梗”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泉的珍惜,因为担心河水被污染而不敢饮用。
第十五句“投绂归去来,吾乡等箕颍”表达了作者想要离开这个地方的愿望,他认为自己回到故乡后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