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雾空蒙堕彩蟾。倾城催映出重帘。□□银烛夜厌厌。
何物与侬供醉眼,半黄梅子带红盐。粉融香润玉纤纤。
【注释】
□(chán)□银烛:指蜡制的烛,因蜡烛燃烧时会发出微弱的黄色光。厌厌:形容心情烦闷。
梅子:梅子的核,呈半黄褐色,可作调味品。
纤纤:柔软纤细的样子,形容女子手指的修长。
赏析:
这首小令是咏物词中的佳句,以“梅子”喻人,以“梅子”写人,把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活脱脱地写了出来。全词语言清新,意境幽雅,富有诗情画意。上片描写女子初妆时的情态和内心世界;下片则通过动作描写来进一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起句“香雾空蒙堕彩蟾”,先写室内环境。“彩蟾”即月亮。月色朦胧,烟雾缭绕,室内一片寂静。“香雾”二字,既点出“空”,“又烘托出室内的温馨气氛,渲染出一幅清幽宁静、如梦似幻的画面。这一句是说,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女主人公开始梳妆打扮了。
“倾城催映出重帘”,是说,随着月光的照射,女主人公终于从室内走了出来,站在月光下,映出了她的身影。这句中,“倾城”一词,既是说女主人公美丽动人,又是说月色之美令人倾倒,用一“催”字,更突出了月光的魅力。“映出”二字,不仅写出了女主人公身影在月光下的形象,而且暗示了她此时的心情。
“银烛夜厌厌”一句承上而来,由室内转到室外,写女主人公走出室外后的情景。“厌厌”二字,既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又衬托出她对外界景物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这一句是说,女主人公走出室内后,在户外赏月。“银烛”二字,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丽,又写出了女主人公心情的孤寂无聊。
结尾两句,是说,女主人公为什么总是这样?她喜欢什么?她有什么可以供我欣赏呢?“何物与侬供醉眼”一句,直接发问;“半黄梅子带红盐”一句,答之。原来,女主人公喜欢的是梅子,而梅子是半黄半红的;梅子有红的、黄的,正好符合女主人公“何物与侬供醉眼”的问题。“粉融香润玉纤纤”一句,进一步回答前面的问题。原来,女主人公喜欢的是梅子,而梅子是粉红的、湿润的。“粉”、“香”、“玉”,都是形容梅子美好的词语,也正说明女主人公对梅子的喜爱。
这首词写景别致,情景相生,构思新颖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