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浣溪沙·浅画香膏拂紫绵》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作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一幅春日里女子在闺房中绣花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析:

  1. 浅画香膏拂紫绵
    “浅画”可能是指用浅色颜料轻描的装饰,而“香膏”可能是指涂在手上的香膏或胭脂。“拂”意为轻轻触摸或涂抹。“紫绵”指柔软的紫色丝绸布料。整句描绘的是女子用手指轻轻触碰和涂抹色彩在布料上的精细动作。

  2. 牡丹花重翠云偏
    这里使用了“重”、“翠”和“云”三个关键词来描述牡丹花的特征。牡丹花颜色鲜艳,通常以白色为底,加上红色和其他色彩。“翠”在这里可能是形容牡丹花的颜色,即翠绿色。“重”表示牡丹花繁密且丰满。“偏”可能指牡丹花瓣略微弯曲,显得不对称,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效果。

  3. 手挼梅子并郎肩
    “手挼”意为用手指轻轻捏弄,这里可能指的是女子正在用手指把梅子(一种水果)放在嘴边,或者在整理梅子。“郎肩”指男子的肩膀,这可能意味着女子与她的情人肩并肩坐着,或者正在相互依偎。

  4. 病起心情终是怯
    这句表达了因病而起的脆弱心情,可能暗示了女子因为生病而感到不安或害怕。“病起”说明是因为生病而休息,而“心情终是怯”则描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即总是感到害怕。

  5. 困来模样不禁怜
    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因疲倦而产生的可怜兮兮的样子,“困来”说明是因为疲惫而无法保持常态。“模样”指的是外貌或姿态。“不禁怜”表达了不忍见其如此,表现出一种同情心。

  6. 旋移针线小窗前
    最后一句描述了女子坐在窗前,手里拿着针线忙碌的场景。“旋”意味着迅速地、频繁地。“针线”指缝纫用的细针和小线,这是古代女性常见的手工艺活动。“小窗前”则指明了地点是在一个小窗户旁。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的女子在家绣花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日常生活以及内心的感受。词中的“浅画香膏”和“紫绵”等词汇营造出了一种柔和的氛围,而“牡丹花重翠云偏”更是将牡丹的繁盛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通过对女子动作的描写,如“手挼梅子并郎肩”,不仅传达了她的温柔与娇憨,也反映了她和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闺房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情感细腻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