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鸡递寒鸣,寥廓弄清曙。
初阳未离海,薄云尚笼树。
沙明宿鹭惊,巷白行人语。
瓦瓶自持汲,正在月落处。
【注释】
晓色:黎明时分的景色。荒鸡,古代传说日出时报晓的鸡。递,轮流地。寒鸣,因寒冷而发出的叫声。寥廓,空旷辽阔。弄清曙:天刚破晓,天色还不是很明亮。初阳,指太阳刚刚升起。未离海,还没有离开大海。薄云,指轻飘的云彩。尚笼树,仍然笼罩着树木。沙明宿鹭惊,沙滩上的宿鸟被惊醒了。沙,指沙滩。惊,被惊醒。巷白行人语,路上行人说话的声音清晰可见。巷,指小巷。白,这里作动词用,表示声音响亮。
【赏析】
此诗写清晨的景象和情趣。首联“荒鸡递寒鸣,寥廓弄清曙”,点出时间是凌晨,以荒鸡的啼叫来衬托晨光的清冷。荒鸡,即寒禽,这里泛指报晓的鸡鸣,用以烘托出黎明的静谧与寒冷。寥廓,形容空间开阔、景象空阔辽远。两句通过描写荒鸡的交替鸣叫和天空逐渐亮起来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冷清的氛围。
颔联“初阳未离海,薄云尚笼树”,则转而描绘阳光与云影交织的景致。初阳,即旭日初升时的太阳,它还未完全脱离地平线,显得十分柔和。离海,意味着太阳尚未完全升到最高点,还在海面之上。薄云,指的是那些轻盈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它们似乎还紧紧包围着远处的树木。这两句通过对初阳和薄云的具体描绘,进一步加深了黎明时分的静谧感和神秘感。
颈联“沙明宿鹭惊,巷白行人语”则转向了人与动物的互动场景。沙明宿鹭惊,是指夜晚休息的宿鹭被惊动了,可能是因为听到了什么动静或是感受到了光线的变化。沙,这里的沙可能是特指沙滩;明,意为明亮。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勃勃,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尾联“瓦瓶自持汲,正在月落处”则是对诗人自己行为的描绘。在这里,“瓦瓶”可能指的是用来装水的瓦罐,而“持汲”则暗示着提着水罐去打水的动作。月落处,指的是月亮即将落山的位置。这两句诗通过描述诗人早晨打水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日常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人早起劳作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黎明时分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清晨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细微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