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葺疏芦,帘编小苇,好个清幽公馆。栽槐夹道,种菊盈轩,景物便堪吟玩。门外一番雨馀,嫩绿缘枝,浅清清眼。悄无人,一枕新凉睡觉,燕泥香暖。
蓦地里、对景伤怀,思量无限。回首故园春远。松期竹待,壑诮林嘲,苦被浮名牵绊。一种思情最长,万叠江山,怎生遮断。向北堂见了,忘忧萱草,此心方满。
【注释】
阑(lán)葺(qì):修整。疏芦:稀疏的芦苇。帘编小苇:帘子上编着细小的芦苇。公馆:官府的住所。槐夹道:门前种有两行槐树。种菊:指庭院中种植的菊花。景物便堪吟玩:风景就足够让人吟咏了。门外一番雨馀:屋外的一场春雨刚刚停歇。燕泥香暖:燕子筑巢,泥土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蓦地里、对景伤怀:突然之间,对着景物而悲伤。思量无限:深深地思考,无尽的思念。松期竹待:像松柏一样期待,像竹子一样守候。壑诮(xiào)林嘲(cháo):嘲笑山林的险恶与崎岖。浮名:虚浮的名利。一种思情最长: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延续不断。万叠江山:连绵不断的山岭。怎生遮断:怎么遮挡得住呢?北堂见(jiàn):见到朝堂中的萱草图案,即见到母亲。忘忧萱草:传说中可以使人忘却忧愁的萱草。此心方满:此时的心情才圆满满足。
赏析:
《惜馀春慢·选冠子》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和抒发作者内心感情的词。全词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开头两句“阑葺疏芦,帘编小苇,好个清幽公馆。栽槐夹道,种菊盈轩,景物便堪吟玩”,描述了作者在一处官府的住所,门前种着芦苇,帘子上编着细长的芦苇,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庭院里栽种着槐树和菊花,风景就足够让人吟咏了。这几句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生活环境,为后面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的句子“门外一番雨馀,嫩绿缘枝,浅清清眼”,描述了屋外一场春雨刚刚停歇,屋檐下的新绿植物显得格外嫩绿,让人感到清新舒适。这里通过描写雨后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也为后续的抒情做足了铺垫。
“悄无人,一枕新凉睡觉,燕泥香暖”,描述了一个寂静无声的夜晚,作者躺在床上入睡,周围充满了温馨的气息。这里的“悄无人”和“燕泥香暖”都传达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到舒适宜人。
“蓦地里、对景伤怀,思量无限”,突然之间,面对着美景,作者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思念之中。这里的“对景伤怀”和“思量无限”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这种突然的转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多样。
“回首故园春远”,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回首”和“春远”都传达出了一种离别和思念的情绪。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词的主题更加突出。
“松期竹待,壑诮林嘲”,描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山林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松期竹待”和“壑诮林嘲”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敬畏之情。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苦被浮名牵绊”,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厌恶和反感。这里的“浮名”和“牵绊”都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追求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有力。
“一种思情最长,万叠江山,怎生遮断”,表达了作者对于思念之情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里的“思情最长”和“万叠江山”都传达出了作者对于思念之情的无尽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向北堂见了,忘忧萱草,此心方满”,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幸福的追求。这里的“忘忧萱草”和“此心方满”都传达出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深深眷恋和对幸福的渴望。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逸者的形象,并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亲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