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匆匆。花慵柳困,雨横风狂。寄语诗人,须烧银烛,与照红妆。
休言桃李河阳。但过眼、难寻色香。只有今宵,更无明日,且缓飞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然后分析每一小句诗的内容和作用,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来具体分析。此词上片写惜花,下片写惜时。首二句点题,“柳梢青”为词牌名,“其一”即第一首。开头两句以景作结,“寄语诗人”,点出惜花的主题。“须烧银烛,与照红裳”,用典,《晋书·潘岳传》载:潘岳美姿仪,少思虑,姑姊妹常潜有嫉害之心。后潘岳应诏为赋,帝临轩叹其才美,问:“卿自以为何如?”岳答云:“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帝乃降辇步近,引之登御床。潘岳体貌闲丽,辞理艳密,手援帝带,俯仰左右,回旋进退,从容不能已,妙献妍媚,甘言柔态,神光聪达,回眸流眄,巧笑嫣然,妖冶娴都;帝遂幸之,终馆于阿堵之间。此处用此典意在表现花的美丽动人,同时也寓含着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三、四句承上启下。第三句“桃李河阳”,典出《后汉书·周举传》:周举任南阳太守,河阳令种庆诣阙上书告状。周举大怒,将种庆投入大牢,并下令说:“我当斩汝头!”种庆叩头求哀。周举说:“吾今方知‘罪不在我’。”种庆得释。第四句“但过眼、难寻色香”,意谓花虽美丽,却易凋谢,难以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一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在,也是主旨所在。上片歇拍两句,“只有今宵,更无明日”承接前句,强调时间的宝贵;“且缓飞觞”承“休言桃李河阳”,强调珍惜时间。结句“且缓飞觞”,既是惜花,又是惜春的隐喻。“飞觞”指饮酒。

下片写惜时。起首三句“春事匆匆,花慵柳困,雨横风狂”,承接上片结尾,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这三句是对上片“寄语诗人”一句的具体化。“春事匆匆”总领全词,说明春天的时间已经过得很快,而作者又很感伤。“花慵柳困”描写了春天里百花盛开、杨柳依依的景象,但是花儿懒得开,柳儿懒于绿。这三句是作者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写,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它揭示了一个真理:春天虽然短暂,但是它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所以值得我们去珍惜。

结末三句“休言桃李河阳,但过眼、难寻色香。只有今宵,更无明日,且缓飞觞”,承接上片结尾三句而来,既承接上片主题,又引出下片主题。“桃李河阳”,用《后汉书·周举传》典:东汉时期,周举做南阳太守。南阳郡的桃李成林,他命令县令种树的人把桃李树砍掉。有人劝他说:“你这样做会伤害那些种植桃李树的人。”周举回答说:“我治理的是一个好地方,如果让这些桃李树长到枝繁叶茂的时候再砍掉,恐怕就会妨碍百姓种植其他的果树了。”种树人只得照办。“但过眼、难寻色香”,意谓春光一去不复返,转眼间就消失了,而春天的气息也难以留存于心间。“只有今宵,更无明日”,承接上片结尾“休言桃李河阳”。意思是只有今夜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而且也只有今晚才是唯一可以尽情享受春光的时刻,所以必须把握机会,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时刻。“且缓飞觞”,承接上片结尾“只今宵,更无明日”,意为要趁着美好的时光尽情地喝酒作乐。

【答案】

【诗词名】:柳梢青·其一惜花

【译文】:

春日匆匆而过,花开得慵懒,柳树长得乏力;狂风暴雨肆虐着大地。请诗人点燃银烛,照亮美丽的容颜。

不要说什么桃李满天下,那只是过眼烟云;只有今晚的月色最美丽,没有明天的月亮比它更加娇媚。让我们暂且停息酒宴,尽情欢饮吧!

【注释】:

①柳梢青:唐教坊曲名。

②其一:词牌名之一。

③寄语诗人:告诉那些文人雅士。

④须烧银烛:要点燃白银制成的蜡烛。

⑤河阳:地名,汉时河阳县属河南郡,故址在今河南孟县西南。

【赏析】:

本首为惜花之作。上片先由“柳梢青”三字起兴,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无限感慨;下片则直抒胸臆,借古人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