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窃药不奔月,化作江梅寄幽绝。
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
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
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放翁年来百事惰,唯见梅花愁欲破。
金壶倒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
百榼淋漓玉斝飞,万人辟易银鞍过。
不惟豪横压清癯,聊为诗人洗寒饿。
【注释】素娥:嫦娥。窃药:偷仙药。奔月:升天为月宫的神仙。江梅:江南的梅花,因江南多梅而称之。《红楼梦》中“林黛玉”曾以“寒香圃”自号,此处指梅花。幽绝:幽雅绝俗。丹粉:红颜色的染料,借喻花的色泽。雪洗风吹见真色:经受过冰雪的洗涤,风吹雨打,才能显出梅花的本色。出篱藏坞:走出篱笆,隐藏在山坞之中。情脉脉:神情含蓄,含而不露。一春:一年。花信二十四:梅花开得早,因此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此句说梅花开得早,所以香气能传遍四方,不仅限于本枝。纵:即使。百事惰:万事懒于操持。愁欲破:愁绪如同要破裂一样。金壶倒置:把酒壶里的美酒倒在杯中。春满屋:春天的气息布满了房屋。宝髻斜簪:用玉制的发簪斜插在发髻上。照坐:照着人坐着。玉斝飞:玉制的酒器在空中飞舞。银鞍过:骑上银饰装饰的马经过。清癯(qú):瘦削清秀。豪横:气概豪迈。压清癯:压过清瘦的诗人。聊为:姑且作、勉强为之。为诗人洗寒饿:为诗人驱散寒冷饥饿。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全篇洋溢着一种闲适、愉悦和超脱的气氛。前四句是写梅,五至八句是写赏梅者自己。首联写梅花的傲骨和清香;颔联点明题旨,暗合“不趋荣利”之意;颈联写梅花与人的和谐相处,尾联则由梅及人,写出赏梅的人的悠然自得。
诗中的梅花,既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片魂”(姜白石《鹧鸪天》)那种孤芳自赏的姿态,也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那种孤高冷傲的意态,而是与自然景物和谐相融,与赏梅的人息息相通,相依相存。“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写的正是这“真色”。
“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则是对这种“真色”的进一步描写。这里,梅花的“真色”不仅是指它的色泽,更主要的是它所散发出的香气。“出篱”、“藏坞”表明它生长的环境和位置,“临水”、“隔烟”描绘它所处的环境,“脉脉”状写它的神情,使读者如闻其香,如会其神。
诗的后四句写赏梅的人。“放翁年来百事懒”,表明他对世事已无所牵挂,只是欣赏梅花而已。“唯见梅花愁欲破”,表明梅花的清香和美丽,使他心旷神怡,忘却了忧愁。“金壶倒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则写出他赏梅时的情景。最后两联写梅花给他带来的精神享受。诗人虽已年老体衰,但只要看到梅花,就能振奋精神,驱除饥寒饥饿之感。
语言平易通俗,意境高远空灵,风格清新隽永。作者通过对梅花及其观赏者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傲岸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