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
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
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
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
戊戌奉诏追,触热万里程。
归途抵齐安,岁月浩可惊。
三日乃东下,鼓角遥送迎。
安国有老僧,元祐初载生。
蝉联说旧事,耳目犹聪明。
徒行就船别,耿耿恻怆情。
岂知二纪后,汝乃为此行。
追怀昔游地,未语涕已倾。
念汝虽并塞,残虏方守盟。
职虽在警盗,枹鼓寂不鸣。
惟当奉法令,日夜抚孤茕。
官卑俸入薄,切勿厌藜羹。
勇如赤壁战,节若江水清。
人谁不汝知,况事贤公卿。
三山与七家,相望两柴荆。
归来讲学暇,袯襫同春耕。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寄十二侄》。这首诗是作者在入蜀(今四川一带)途中,遥望家乡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们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
- 庚寅年,也就是我入蜀,经过齐安城。
- 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
- 在雪堂拜见老仙人,他的眉毛和额头显得非常严厉和严厉。
- 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
- 微泉水仍然如同过去一样清澈,琴声和筑声交织在一起。
- 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
- 龙蛇般的笔力进入文字中,断石般的文字横卧着。
- 戊戌奉诏追,触热万里程。
- 戊戌年(即公元1098年),我奉诏令追赶,经历了炎热的万里行程。
- 归途抵齐安,岁月浩可惊。
- 返回的路上,终于到达齐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令人惊讶。
- 三日乃东下,鼓角遥送迎。
- 三天后开始向东下行,鼓角声在远处迎接。
- 安国有老僧,元祐初载生。
- 在安国有一个老僧人,元祐初年开始出家为僧。
- 蝉联说旧事,耳目犹聪明。
- 不断讲述旧事,耳朵和眼睛仍然敏锐。
- 徒行就船别,耿耿恻怆情。
- 独自行走到船边作别,心中充满了悲伤和不舍的情感。
- 岂知二纪后,汝乃为此行。
- 没想到过了二十年之后,你竟然要进行这次出行。
- 追怀昔游地,未语涕已倾。
- 回忆过去游玩的地方,还没有开口就已经泣不成声了。
- 念汝虽并塞,残虏方守盟。
- 虽然你身处要塞之地,但敌军仍然坚守着和平的诺言。
- 职虽在警盗,枹鼓寂不鸣。
- 虽然职责是在维护治安,但在战场上却寂静无声。
- 惟当奉法令,日夜抚孤茕。
- 唯有遵循法律,日夜守护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们。
- 官卑俸入薄,切勿厌藜羹。
- 我官职卑微而俸禄微薄,请不要嫌弃藜藿汤这种粗劣的食物。
- 勇如赤壁战,节若江水清。
- 勇敢如同赤壁之战,清廉如同江水清澈。
- 人谁不汝知,况事贤公卿。
- 没有人不知道您,何况还是一位贤明的公卿呢。
- 三山与七家,相望两柴荆。
- 三座山峰和七户人家,相隔不远就像两家的篱笆一样。
- 归来讲学暇,袯襫同春耕。
- 回到家后闲暇时讲学,我们一起耕作像春天的农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