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何处峰,木杪夜千尺。
愁猿唤不应,月色同一白。
飞来峰
飞来何处峰,夜深千尺木杪闻。
愁猿唤不应,皓月同一轮。
译文:
飞来峰的峰尖究竟从何而来?它似乎在深夜中高耸入云,仿佛触及了天空。在这静默无声的夜里,猿声呼唤却无人回应,只有月光洒下,洁白如雪,照亮了整个山峰。
注释:
- 峰: 山峰。
- 木杪: 树梢。
- 愁猿: 因哀伤或恐惧而发出的叫声的猿类。
- 应: 回应。
- 皓月同一白: 明亮的月亮也显得相同地皎洁无瑕。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飞来峰的夜景和其引发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诗中的“峰”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描述,更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高峰和境界。夜空中的山峰、寂静的树林、以及孤独的猿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沉思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