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秋往何时了。心事知多少。深深庭院悄无人。独自行来独坐、若为情。
双旌声势虽云贵。终是谁存济。今宵已幸得人言。拟待劳烦神女、下巫山。
注释:
- 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因以李璟的《虞美人》为正体,所以又别作“一落索”,“如梦令”等词调,其句末多用三三七、三五七韵,故又名“三台”、“绣合花”等。有六十字和九十九字二格。
- 春来秋往何时了:春天和秋天过去了,什么时候能结束呢?
- 心事知多少:你心里究竟有多少事情呢?
- 深深庭院悄无人:深深的庭院里寂静无声,没有人。
- 独自行来独坐:独自行走而来,独自坐着。
- 若为情:为什么?
- 双旌声势虽云贵:虽然你的名声很大,地位很高(旌旗招展,声势显赫)。
- 终是谁存济:究竟是谁在帮助他呢?
- 今宵:今夜。
- 人言:人们的议论。
- 拟待劳烦神女:准备等待神女的麻烦。
赏析:
此词是一首爱情词。上片写主人公深闺中寂寞难耐,渴望与情人相会;下片写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全词抒发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她孤独苦闷的心情。
“春来秋往何时了”,春天来了又过去,秋天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心事知多少”,你心里究竟有多少事情呢?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心事的了解和关心。
“深深庭院悄无人”,深深的庭院里寂静无声,没有人。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感受。
“独自行来独坐”,独自行走而来,独自坐着。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因为她无法与恋人相见,只能独自度过时光。
“若为情”,为什么?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疑问和不解,因为不知道为何不能相见。
“双旌声势虽云贵”,虽然你的名声很大,地位很高(旌旗招展,声势显赫)。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赞美和欣赏,因为他的名声和地位都很高。
“终是谁存济”,究竟是谁在帮助他呢?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帮助的怀疑和疑惑,因为她觉得没有其他人能帮助他。
“今宵已幸得人言”,准备等待神女的麻烦。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期待和信任,因为她相信有神女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
整首词通过描绘主人公在深闺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恋人的思念和期待,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