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考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内容来分析。这首诗是作者自述牧童的生活,通过描写“牛儿”与牧童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牧童的赞美之情。诗的前四句写“牛儿”的壮实和牧童如何驯服它,后八句写牧童在放牧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从容自得的神态,最后两句则点出了牧人放牧时欣赏自然美景的心情。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这是诗人自问自答式的感叹。牛儿虽然壮实,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驾驭它的,只有那些真正懂行的人才能做到。

“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这几句是牧童对“牛儿”的夸赞,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自豪。牛儿为了追逐绿意而奔波,却不知回家的道路是多么遥远。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诗人称赞牧童的智慧。他能够准确地掌握牛儿的动态,用一根绳子牵着它前进,同时,他又懂得如何让牛休息,不让牛受惊扰。

“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诗人在放牧的过程中心情愉悦,他一边享受大自然的美,一边吹奏横笛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当牧人回到家时,月亮已经高悬于空中。

【答案】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

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

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