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天如画。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尚隔浦、风烟不跨。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双寺合,万僧夏。
东西塔影龙分挂。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泣不为、琵琶声哑。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烟树湿,怒涛打。

【注释】

极目:尽目力远望。天如画:天空像一幅画。水花:水面上的泡沫。莲宫:指佛寺。翠楹碧瓦:形容佛寺的建筑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胜景中川金焦似:胜景是镇江的金山和焦山,它们在江中显得金碧辉煌。勒石□□□□:用文字刻石,以作永久纪念。尚隔浦、风烟不跨:隔着江岸,风烟似乎不能阻隔。妖蜃自降真歇手:妖雾散去,真雨降临。涨平沙、妙补乾坤罅:雨水涨满沙滩,使天地之间产生了裂缝。双寺合,万僧夏:两处寺院合并在一起,有成千上万名僧人在这里居住。东西塔影龙分挂:东面和西面的两座佛塔的影子像龙一样弯曲下垂。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晚上没有云,天上的星星和北斗七星相互辉映。七十二滩声到海:长江的七十二个险滩发出声响传到海里。括橹瓯帆上下:船桨的声音与船帆上下起伏的声音。泣不为、琵琶声哑:因为悲伤而哭泣时,连琵琶声也变得哽咽不清。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我的住所已变得荒凉不堪,就像一场空幻的梦境。我询问前来的鸥鸟和离去的鹭鸟,他们都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烟树湿,怒涛打:烟雾笼罩着树林,猛烈的海浪拍打着岩石。

【赏析】

此词写镇江金山寺。上片写寺之壮丽,下片写寺之幽寂。

“极目天如画”三句,总写镇江景色。词人放眼望去,看到的天空宛如一幅精美的图画,江面上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犹如莲花盛开于莲宫之中。翠绿的檐柱和碧绿的屋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这两句为全词铺垫了背景,为下文描写金山寺做了铺垫。

“胜景中川金焦似”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金山寺的宏伟壮丽。金山寺矗立在江中,如同一座金色的山峰,与远处的焦山相映成趣,仿佛是天地间最美的风景。这里的“胜景”既指金山寺本身,又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词人的笔触细腻,将金山寺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尚隔浦、风烟不跨”二句,表达了词人对金山寺地理位置的独特感受。虽然江水相隔,但风烟似乎无法阻隔,仿佛它们能够跨越时空,直接连接到金山寺。这既是对金山寺地理位置的赞美,也是对其历史渊源的一种暗示。

“妖蜃自降真歇手”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风物变幻比作人间的神仙。当妖雾消散,真正的雨点降临大地时,天地之间的裂缝也随之消失。这里的“妖蜃”指的是那些变幻无常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等;“真歇手”则是指这些现象最终会消失,回归宁静。这一比喻既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变化过程,又表达了词人对这些变化过程的感慨。

“涨平沙、妙补乾坤罅”二句,描绘了雨水涨满沙滩,使天地之间产生了裂缝的景象。这一景象既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双寺合,万僧夏”两句,描绘了金山寺与焦山寺合并在一起,有成千上万名僧人在这里居住的情景。这里的“双寺”指的是金山寺与焦山寺,“万僧夏”则是指夏天时节,有成千上万僧人在这里修行或生活。这一描写不仅突出了金山寺的规模之大,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

下片主要写寺内僧人的生活状态。“东西塔影龙分挂”三句,描述了东面和西面的两座佛塔如同两条腾云驾雾的巨龙一样,分别挂在山的两侧。这里的“龙分挂”形象地描绘出了佛塔的雄伟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几句,描绘了夜晚时分的景象。由于没有云彩遮挡星空,明亮的星星和北斗七星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这里的“点点一天”既形容星星闪烁的样子,又形容夜空中的星光灿烂;而“星斗相射”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星星与北斗七星相互交错的景象。这种描绘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气息。

“七十二滩声到海”两句,描述了长江七十二个险滩发出的声响传到海里的情景。这些险滩犹如一道道天然的屏障,使得江水奔腾不息。这里的“七十二滩声到海”既形象地描绘出了长江险滩的声音特点,又展现了长江水的浩荡气势。

“括橹瓯帆上下”三句,描写了船桨的声音与船帆上下起伏的声音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这些声音既有节奏感又有动感,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水运的繁忙场景,同时也传达出词人在船上所感受到的愉悦心情。

“泣不为、琵琶声哑”两句,表达了词人在悲伤中流泪的情景。由于悲伤而哭泣时,连琵琶声都变得哽咽不清。这里的“泣不为”既是对词人情感的真实写照,又体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辛酸。同时,这也暗示了词人在经历人生变故后所承受的痛苦与折磨。

“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两句,描绘了词人的住所已经变得荒凉不堪,如同一场空幻的梦境。他询问前来的鸥鸟和离去的鹭鸟,他们都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里的“故寝荒凉”既表现了词人住所的破败不堪,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空虚与落寞。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与无奈。

“烟树湿,怒涛打”两句,描述了烟树被雨水打湿的景象以及猛烈的海浪拍打岩石的情景。这里的“烟树湿”既指树木因雨水而变得湿润发绿,又暗示了词人所处的环境潮湿而闷热;而“怒涛打”则形象地描绘出海浪拍打岩石时的力量与威猛。这种描绘既富有画面感又具有动态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这首词通过描绘金山寺的壮丽景色和寺庙中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江心画卷。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