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饰容仪舍掖庭,岂知妍丑误丹青。
不羞见辱单于室,羞见年名作竟宁。
昭君怨四首其二
盛妆难掩容颜之真,岂知美丑误画中。
不耻受辱于单于,唯羞年华作竟宁。
注释与赏析:
- 盛装容仪舍掖庭:本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宫廷中的盛装打扮,但最终却因外貌的美丑而被误解。
- 妍丑误丹青: 这里的“妍丑”指的是女子的容貌美丽与否,而“丹青”则是指古代绘画中用来绘制人的彩色绘画技术。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因美貌而被误认为有其他意图的无奈与悲哀。
- 不羞见辱单于室:这里“单于”指的是古代匈奴的首领,“见辱”指的是遭受侮辱。女子并不因为被侮辱而在匈奴的住所感到羞耻。
- 羞见年名作竟宁:这里的“年名”可能是对女子名字的一种戏谑,而“作竟宁”则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女子因此地的名字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女子在宫廷中的遭遇,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无奈。尽管她有着绝世的容颜,但最终还是因为外貌而被误解,遭受到了屈辱和嘲笑。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也表达了女性在那个时代的困境和无助。它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对于美的定义和评价标准,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