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坞霜林,一夜报、春归消息。看是处、春回柳眼,粉匀梅额。和气已欣回北陆,寿星更喜明南极。问四井、节物奉谁欢,辽东客。
熊梦旦,非常日。珠履闹,金钗密。指双溪千顷,共斟琼液。不用殷勤千岁祝,姓名已上神仙籍。但时从、王母借蟠桃,躬亲摘。
【注释】
雪坞霜林:即雪坞山,山上有霜树林。
北陆:指冬去春来,草木开始生长的季节。
熊梦旦:熊梦旦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他为人耿直不阿,敢于上谏皇帝,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而落职闲居,晚年自号为“梦旦居士”。
双溪千顷:指双溪亭一带的广阔水域。
蟠桃:“长生”和“不老”的果实,常用来比喻仙界中的长生果。
【译文】
雪白的山峰,覆盖着银白色的霜林,一夜之间报告着春天的消息。到处都可以看到春天来临,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梅花的蓓蕾也舒展开了粉红的花瓣。春天的气息已经欣喜地返回到北极之地,寿星更加高兴地照耀南极。问这四井节物品奉给谁,辽东的客人最高兴。
熊梦旦,非常的日子。珠子鞋儿喧闹,金钗密密排列。指点双溪千顷水,一起品尝琼浆美酒。不用你殷勤祝福万古长存,姓名已经在神仙的册籍上记载。只要时常从王母娘娘那里借来蟠桃,亲自亲手采摘品尝。
【赏析】
《满江红·寄熊梦旦》为作者于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任荆南(治所在今湖北江陵)转运使时所作。词人以饱满的热情,赞美了辽东客熊梦旦对改革事业的贡献。全词意境宏大、气势磅礴,语言质朴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开头两句写景:雪白的群山,覆盖了银装素裹的树林。“看是处、春回柳眼,粉匀梅额”,描绘出一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壮丽画面。这里的“春归消息”指的是春天的到来,“柳眼”指的是柳树发芽后细长的叶子,“梅额”指的是梅花绽放的粉红色花瓣。“春回”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熊梦旦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到来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是作者对于熊梦旦的赞誉之词,“和气已欣回北陆,寿星更喜明南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熊梦旦的和气已经回归到北方大地,他的寿命之星已经照耀到南极之巅。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熊梦旦的和气和寿星都赋予了人格化的特点,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熊梦旦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是作者对于熊梦旦的赞美之语,“问四井、节物奉谁欢,辽东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问这四井节物品奉给了谁,辽东的客人最高兴。这句词通过询问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熊梦旦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熊梦旦的功绩不仅仅在于政治方面,还在于他能够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于熊梦旦的期望之语,“熊梦旦,非常日。珠履闹,金钗密。指双溪千顷,共斟琼液。不用殷勤千岁祝,姓名已上神仙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熊梦旦是非常的日子,珠玉的鞋子喧嚣,金钗密集。指点双溪千顷水,一起品尝琼浆美酒。不要你殷勤祝福万古长存,姓名已经在神仙的册籍上记载。这句词通过描写熊梦旦的生活场景和饮酒方式来表达作者对他的期望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熊梦旦的功绩不仅仅限于政治方面,还包括他在生活方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