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切切敲寒玉。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
和月种,南阳菊。饶云买,淇园竹。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两目未消凭远恨,一筇费尽登山足。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

【注释】

1.苕(táo)西:苕溪上游地区。

2.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都是写景。翠深,青翠幽深;猿呼鹤应,山中猿猴的叫声与鹤鸣相应。

3.麦影离离翻翠浪:麦田里的麦浪起伏不定。

4.怪夜来、有蚁出糟床:奇怪夜里有蚂蚁从糟窝里出来,糟窝是酿制酒曲的地方。

5.和月种:用月光来播种。

6.饶云买:买得很多;饶,多。

7.云:指竹叶。

8.任蛮争触战:任由蛮人争斗。

9.世间荣辱:人间的一切荣华富贵。

10.两目未消凭远恨:眼中尚未消除对家乡的思念。

11.一筇(qiún)费尽登山足:拄着拐杖上山,费尽了力气。筇,一种轻便的竹手杖。

12.便棹舟、炊火荻花中:就划船去荻花丛中煮鱼。

【赏析】

《满江红·其一和吕居仁酬芮国瑞提刑》是宋代词人辛稼轩的一首咏物词。这首小令通过描绘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词人,在秋夜乘月种菊、买竹、钓鱼的情景,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愿沉溺于个人安逸的思想感情。

上阕先写自己居住在苕溪之畔的山村中,周围环境清幽秀丽,但词人却无心赏玩,只是专心致志于种下几株菊花和竹子。下阕开始就写自己乘月种菊,买回许多竹子,又准备去钓鲈鱼,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结尾两句写自己乘舟去荻花丛中煮鱼,以表达词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愿沉溺于个人安逸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朴实无华,却富有韵味。

首句“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起笔不凡,将诗人置身于苕溪一带的山水之间。“小池映、青山一曲”四字,写出了一幅清幽秀美的山水图画,使人感到如入画境。接下来“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这几句写诗人身处其中的生活情景,也写出了诗人的悠闲自适之情。“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切切敲寒玉”,两句既写了眼前所见的自然景物,又写出了这些景物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更显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一句,看似突兀,却又很自然。因为作者刚刚种了菊花和竹子,所以夜晚有蚂蚁会出来寻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接着写诗人与友人酬答之事:“和月种,南阳菊;饶云买,淇园竹。”意思是说诗人与友人约定好了,一起在秋天的时候种菊花和竹子,还要到朋友那里去买云竹。“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两句写诗人对于世间荣辱看得很淡,只希望在秋天时能与友人一起饮酒作乐。

“两目未消凭远恨,一筇(qiú)费尽登山足”一句,写诗人在秋夜乘船去荻花丛中煮鱼时的心情,也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即不计较个人得失,而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结尾两句“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愿望的进一步说明。

此词通过对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词人生活情景的描绘,抒写了他渴望建功立业而不愿沉溺于个人安逸的思想感情。全词语言平易自然、朴实无华,却很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