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吴临巨溟,青山天一隅。
静境林麓好,胜概凌方壶。
泓泓野泉洁,暧暧烟谷虚。
攀云造禅扃,跻险筑幽居。
道人刺猛虎,复来薙榛芜。
咄嗟檀施开,以有此屋庐。
侧叠万古石,功就岂斯须。
磥砢成广殿,鬼工不可图。
有穷者孟郊,过此亦踌躇。
赋诗留岩屏,词律响琼琚。
我访岑寂境,幸与高士俱。
时升翠微上,凉阁对红蕖。
岸帻偃东斋,果药杂纷敷。
上方风景清,华敞绰有馀。
高窗瞰远郊,万壑明晴初。
赏爱未能去,赪霞照桑榆。
老僧道机熟,闲持贝叶书。
秉心识本源,高谈出有无。
茗酌待幽客,顿令烦抱舒。
儒道虽异门,意合不为殊。
抖擞垢秽衣,惟有牟尼珠。
馀生愿休止,投策谢归涂。

这首诗描绘了昆山慧聚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寺庙内的环境。全诗共七言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之中。

“全吴临巨溟,青山天一隅”这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了江南地区壮阔的山水画卷。诗人用“临”字表现了江南大地与东海相接,展现出了江南地区的辽阔和壮丽。同时,“青山天一隅”则描绘出了群山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感觉。

“静境林麓好,胜概凌方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之间的静谧之美。诗人用“静境”来形容山林间的寂静,用“胜概”来形容山林之间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凌方壶”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林之间高耸入云的景象,使人不禁为之赞叹。

“泓泓野泉洁,暧暧烟谷虚。”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山林间的风景。诗人用“泓泓”形容泉水清澈透明,用“暧暧”形容烟雾缭绕,给人以朦胧美的感受。同时,“野泉洁”则强调了山林之间的清新之感。

“攀云造禅扃,跻险筑幽居。”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间修行生活的喜爱。诗人用“攀云”来形容攀登高山的过程,用“造禅扃”来形容在山林中修行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寺庙环境的具体描绘。“道人刺猛虎,复来薙榛芜。”这两句描绘了道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他们敢于挑战凶猛的野兽,重新清理荒废的土地,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毅力。

“咄嗟檀施开,以有此屋庐。”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周围环境的赞赏之情。寺庙周围的建筑如同檀木一般珍贵,令人叹为观止。同时,“此屋庐”则暗示了诗人对寺庙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侧叠万古石,功就岂斯须。”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万古石的存在证明了历史的长久,而寺庙的建设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因此,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这首诗通过对昆山慧聚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充满智慧与哲理的世界。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