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机昔振云门路,祖席今多雪窦孙。
传到慧林花果盛,须知叶落总归根。

注释:

真机:指佛性或真谛。

昔振云门路:昔日在云门寺(位于今浙江温州)讲学,振扬佛法。

祖席:祖师的座席,这里指僧人坐禅的地方。

雪窦:地名,位于今浙江奉化市西,以雪窦山得名。

亲书偈后:和尚亲自书写的诗偈后面。

译文:

昔日在云门寺讲学,弘扬佛法,如今我在此雪窦寺,许多僧人都来此参悟佛法。

这些佛法传到慧林寺时,那里的花果也繁盛起来。要知道,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于平静和回归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雪窦和尚的诗。诗人通过对雪窦和尚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真机昔振云门路”,意为真谛之机曾在云门寺(位于今浙江温州)被振扬。这里的“真机”指的是佛性,是佛教的核心概念,即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和规律。而“云门路”则是指云门寺,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是诗人曾经学习佛法的地方。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学习佛法经历的回忆,也暗示了他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祖席今多雪窦孙”,意为如今的祖师之席上有雪窦寺的僧人。这里的“祖席”指的是僧人们的集体坐禅之地,是修行的重要场所。而“雪窦孙”则是指雪窦寺的僧人,也就是现在的诗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雪窦寺僧人们的敬仰,以及对他们在修行道路上的指导和支持的感激之情。

第三句“传到慧林花果盛”,意为佛法的传播使得慧林寺的花果繁盛。这里的“慧林”指的是一座著名的寺庙,以其高僧众多、佛法传播广泛而著称。而“花果盛”则是形容佛法的繁荣昌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播的欣慰和喜悦,也暗示了他对佛法在未来能够继续繁荣发展的期待。

末句“须知叶落总归根”,意为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于平静和回归自然。这句诗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也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它告诉我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生命都会回归到最基本的存在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归根”。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那就是佛法的本质就是回归本源,回归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