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论离亭话别,涕先泫。旋涤瑶觯,深挹芳醪,凝愁满眼。偎人大白须卷。歌遍。三劝。
记得当时送□远。素蟾屡明晦,彩云易散。后约难知,又却似、阳关宴。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剪。愿郎安信频遣。
【注释】:
- 荔枝香: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词人与李清照分别时有感而作。“荔枝香”是词人送别友人时的赠言,意为“愿你们的爱情甜蜜如荔枝的芬芳”。
- 未论离亭话别,涕先泫:还没有来得及谈论离别的话,就已经开始哭泣了。泫,流泪的样子。
- 旋涤瑶觯(zhì),深挹芳醪(náo):随即洗净酒杯,斟满美酒。瑶觯、芳醪都是珍贵的酒具。
- 凝愁满眼:使满眼忧愁凝结。
- 偎(wēi)大白须卷:靠在老人身边。大白,指白发。
- 三劝:多次劝酒。
- 素蟾(chán)屡明晦(huò),彩云易散:月亮常常不圆,美丽的彩云容易变幻。素蟾,即新月,这里用来形容月光。
- 后约难知,又却似、阳关宴:以后的事情难以预知,就像那别离宴上的欢聚一样,转眼之间就要结束。阳关宴,指古代宴会名。阳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是唐代著名的古道。
- 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剪:用乌丝书写我的愁恨之情,把帕子剪出香气来送给你。乌丝,指黑色的丝线,这里用作书信的代名词。
- 安信频遣,语出《诗经·小雅·常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赏析】:
上片写饯别时的情景及内心感受。起首二句点明送别时间地点,接着写临行之际,尚未谈妥告别之语便已泪洒襟怀,说明双方关系十分亲密。“旋涤瑶觯,深挹芳醪”,既表现了主人殷勤好客之意,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凝愁”两句承前而来,写饯行时的情形。“偎大白”,指倚靠老者,以表亲近;“歌遍”,是说频频劝酒。这几句写饯行的场面和气氛,渲染了离别的悲凉凄怆之感。“素蟾屡明晦”,写夜深月色的变化无常,暗喻人事的变化莫测;“彩云易散”则写良宵美景的短暂和易逝。“后约难知”,是说以后的事难以预料;“阳关宴”,是比喻别离宴上的欢聚转瞬即逝。“乌丝写恨”,是说自己用乌丝写的书信来表达自己的哀愁;“帕子分香”,则是将帕子剪出香气献给爱人的举动。“愿郎安信频遣”,希望他时时保持音讯的畅通,不要让自己牵挂担忧。
下片抒发别后的思念之情及期盼重逢的愿望。“未论离亭话别,涕先泫”,写自己尚未来得及和对方分手就已潸然泪下。“三劝”,写自己一再地劝饮,以尽友情。“记得当时送□远”,回忆当年分别时的情景:“素蟾屡明晦,彩云易散”写月色变化无常,比喻人生无常;“后约难知”是说以后的事情难以预料;“又却似、阳关宴”,用“阳关宴”暗示别宴即将结束的意味。“乌丝写恨,帕子分香为郎剪”写自己用书信表达自己的怨恨,并用帕子剪出香气献给爱人的举动。“愿郎安信频遣”,是说希望能听到对方的信息,并频繁派遣使者来慰问。
全词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委婉细腻,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抒发离别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