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颦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想它楼上,闷拈箫管,憔悴莺花。
诗句释义:
- 自颦双黛听啼鸦。
- “自颦”:独自皱着眉头,形容女子沉思或忧郁的样子。
- “双黛”:指眉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此处用以代指女子的妆容。
- “听啼鸦”:倾听乌鸦叫声,这里可能暗喻听到关于爱情或别离的消息。
- 帘外翠烟斜。
- “帘外”:指的是屋外的景色,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致。
- “翠烟”:形容轻飘飘的烟雾,常用来形容山色、水光等美丽景象。
- “斜”:表示倾斜,有诗意地表达视线与自然景观相交的景象。
- 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
- “社前”:旧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农历的二月或十月。
- “风雨”:指风和雨,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天气变化或情感上的冲击。
- “已归”:已经归来,可能指燕子从南方回来,也可能指人的感情有了归宿。
- “未入”:尚未进入,可能指感情上的不确定性或等待。
-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
- “鞋儿”:这里的“鞋”可能是对女子脚的修饰,也可能只是借代,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 “试著”:尝试穿,这里可能表示一种试探或尝试的感觉。
- “莫是忒宽些”:不要是因为鞋子太宽而不合适,这里的“忒”是程度副词,“宽些”则是对鞋子宽度的描述。
- 想它楼上,闷拈箫管,憔悴莺花。
- “想它楼上”:想象在楼上的情景,这里的“它”可能是指楼上的人或物,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可能是指楼阁或高处。
- “闷拈箫管”:闷着手指捏着箫管,形容沉浸在音乐或艺术中的状态。
- “憔悴”: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面容消瘦的样子。
- “莺花”:莺鸟和花朵,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表示被相思所苦的美丽事物。
赏析:
这首《眼儿媚》以女性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午后,她独自站在屋外,凝望着窗外的风景,听着窗外传来的啼鸦声。她的思绪随着窗外的景色飘荡,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又不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她在犹豫是否要走进这扇门,去面对未知的情感。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充满了女性的柔情和细腻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她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写,更是对爱情、等待和相思的一种深刻的体现。它让人感受到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爱情、生活和情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