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窥涉世方,白驹且场谷。
平生漫岁晚,志尚向山木。
返身观小丑,真成覆车犊。
否臧太磊磊,从此更三复。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是说作者在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在皖公溪口相会,被雨阻留,共坐十日夜谈笑甚欢,于是作《宿山寺寄题僧惠净》。次句“曩窥涉世方,白驹且场谷”,意思是:早年我窥探世事,就像白驹在场上奔驰。这一句中,“窥”字写出了诗人早年涉世的轻率,“白驹场谷”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以比喻自己早年的轻率和浅薄。第三句“平生漫岁晚,志尚向山木”,意思是:平生我漫然度日,但志向却像山林一样高洁。这两句中,“漫岁晚”表明诗人一生无所作为,没有建树;“志尚向山木”表现出诗人志行高洁。第四句“返身观小丑,真成覆车犊”。意思是说:回头观察那些小人,真成了翻车的牛。这几句中,“返身”一词,表明诗人对小人的厌恶;“小丑”指小人;“覆车犊”比喻自己的遭遇,意即小人对自己造成的灾祸。第五句“否臧太磊磊,从此更三复”,意思是:否臧太多,让我反复思考。这一句中,“否臧”指缺点、过错;“磊磊”指多而重;“三复”意为多次考虑。整首诗的大意就是:诗人早年涉世不深,轻视小人,后来回首一望,才发觉这些小人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他陷入困境,让他反复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答案】

译文:

当年我在太和县,我舅父按节令出京去同安。我们在路上偶遇,在皖公溪口被雨阻留。十天夜晚我们同榻而眠,畅谈至夜分还不肯睡。谁知这次分别后,又要在风雨中再相见?

从前我年轻时曾窥探世间事,如同骏马在原野上疾驰。如今我已年迈,志向却像山间的树木那样高洁。我回头观看那小人,他真成了翻车的牛。我的缺点错误太多,让我反复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