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注释】太和:地名。六舅:作者的舅舅,即曾巩。同安:县名。皖公溪口:在今安徽望江县。风雨阻留:被风雨阻隔,不能回家。十日对榻夜语:十天里两人对床共宿。因咏:于是吟诗咏唱。谁知:怎料得。风雨夜:指风雨交加的夜晚。复此:再一次。对床眠:指一起睡觉。别后觉:分别后才发现。江都克家才:你(指曾巩)有江都克家的才干。插架:书架。插架万卷书:比喻学识渊博。愿言:希望你。渠出仕:他出来做官。从舅问耕稼:询问舅舅如何耕种。谁云濒老境:谁说我即将进入老年的境地?此子:这个孩子。即长夜:就处在长夜之中。归欤:回到家乡吧。淼前期:漫长的前路。莳橘:种植橘子树。锄甘蔗:砍伐甘蔗。
赏析:
本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时诗人任国子监直讲。曾巩与王安石、苏轼等是同时代人。这首诗是曾巩写给他的舅舅的,表达了他对自己将来可能出仕的希望以及对舅舅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哲理性和人生哲理。
首联“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因咏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别后觉”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离别场景,通过描绘雨中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则进一步表达了曾巩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希望能够出仕为国家服务,同时也表达了对舅舅的关心和期望。
颈联“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则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是长夜,而自己即将步入这样的生活阶段,因此希望能早日结束这种生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充满了哲理性和人生哲理。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曾巩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