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日晏肠鸣不俯眉,得意古人便忘老。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观海乃知身一蠡。旅床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春风吹园动花鸟,霜月入户寒皎皎。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
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呻吟成声可管弦,能与不能安足言。
【注释】
陈侯:指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陈师道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曾两度辞官退居,过着闲适的生活。“学诗如学道”是说学习诗歌的方法与学习道理是一样的,“又似秋虫噫寒草”,是说学习诗歌的方法与学习道理一样,都要通过实践。“日晏肠鸣不俯眉”,是说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肚子饿得叫唤,但是作者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全神贯注于学习。“得意古人便忘老”,是说当自己对古人的学习达到了一种境界,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忘却自己的年龄。“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观海乃知身一蠡”,这是在借比喻来说明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旅床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意思是说他正在专心致志的研究诗歌,连回家的路都顾不上走了。“春风吹园动花鸟,霜月入户寒皎皎”,是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鸟儿都在欢快的歌唱,而作者却沉浸在诗歌之中,无暇顾及外面的世界。“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是说作者正在专心致志的研究诗歌,以至于到了口齿不清的地步了,而周围的人却浑然不知。“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意思是说贫穷到极点的时候,人们都会同情你;而穷到极点的时候,就连一根锥子也没有了。“呻吟成声可管弦,能与不能安足言。”意思是说虽然作者已经穷困到极点,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是非常丰富的。他的呻吟声就像是一支优美的乐曲,让人听了之后心旷神怡。即使他不能像别人那样富有,但是他却能以这种精神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是值得赞美的。
【赏析】
《赠陈师道》是一首七言绝句,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陈师道勤奋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第一首写陈师道学习诗歌的情景。开头两句用“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等词语,将诗歌比作人生的一种学问,强调了诗歌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以“日晏肠鸣不俯眉”等词语,描绘了陈师道专注学习的场景,表现了他刻苦钻研的精神。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指出陈师道学习诗歌时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份,表现出他对诗歌学习的痴迷程度。
第二首写陈师道观察自然的景象。“河伯”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指的是河神。在这里,作者借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陈师道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接下来,“观海乃知身一蠡”一句,则是说只有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旅床争席方归去”则是说陈师道正忙于研究诗歌,连回家的时间都顾不上考虑了。“秋水黏天不自多”一句,则描绘了陈师道观察自然时的那种专注和投入的态度。
第三首写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春风吹园动花鸟”一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但陈师道却完全被诗歌创作所吸引,忘记了欣赏周围的美景。“霜月入户寒皎皎”一句,则描绘了夜晚寂静的环境,但陈师道依然沉浸在诗歌创作中,无法自拔。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指出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中那种忘我的境界。
第四首写陈师道在贫困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开头两句通过“贫无”和“穷到”等词语,揭示了陈师道生活的艰辛。接着,以“呻吟声”等词语,描绘了他在学习诗歌时的艰难处境。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陈师道在贫困中依然坚持学习的精神。
第五首写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中的才华横溢。开头两句以“吟诗”和“咏赋”等词语,展现了陈师道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接着,用“春风得意马蹄疾”等词语,描绘了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中那种得意洋洋、自信满满的样子。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中的那份执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