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圭赝墨出苏家,麝煤漆泽纹乌靴。柳枝瘦龙印香字,十袭一日三摩挲。
刘侯爱我如桃李,挥赠要我书万纸。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怀袖里。
吾不能手抄五车书,亦不能写论付官奴。便当闭门学水墨,洒作江南骤雨图。

【注释】:

谢景文:指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北宋词人。浩然:指苏轼,字子瞻(又作东坡)。廷圭:即黄庭坚。苏家:指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苏家:指苏轼。庭圭:黄庭坚的字。麝煤:指墨中的麝香。漆泽:指墨的颜色。纹乌:指乌黑。瘦龙:指印迹。香字:指印章上的字样。十袭:十层,形容纸的数量之多。一日三摩挲:一天三次把玩。刘侯:指刘敞,字原父,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桃李:比喻学生。神禹治水圭:指《尚书·益稷》中大禹治水的图案。忽然:突然。入怀袖里:进入怀中和衣袖。五车书:指《史记》、《汉书》等五部史书。官奴:官府的奴仆。水墨:指国画的水墨技法。江南骤雨图:指一幅描绘江南细密而密集的雨丝的国画。

译文:

廷圭的赝墨出自苏家,墨色像檀香木一样,墨质润泽如漆,墨上还有乌黑的印记,这是柳枝瘦龙印下的香字。我一天要多次把玩这十层纸。刘公爱我如同自己的儿女,挥笔赠给我许多书。没想到那神禹治水圭,突然进入了我的怀里,袖子里。我不能亲手抄写五车书,也不能让官奴去抄写。那我就闭门学习水墨画吧,我要画一幅江南细密密集的雨丝图。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了黄庭坚所制廷圭真书之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这首赞美廷圭书法的诗篇。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题画诗。

第一句“廷圭赝墨出苏家”,点明了这首诗的主人公——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廷圭是指廷圭墨,即黄庭坚所制墨,因产于江西吉州而得名,又称“松烟墨”。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擅长楷书和行书,尤以楷书最为著名。他的书法风格刚劲有力,笔画遒丽,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句“麝煤漆泽纹乌靴”,描绘了廷圭墨的特点。麝煤是一种珍贵的香料,用于书写时可增加墨的香气;漆泽则是形容墨的色泽光亮;纹乌则是指墨的纹理清晰。这三句话将廷圭墨的制作工艺、色彩和质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柳枝瘦龙印香字”,赞美了廷圭墨的印章。柳枝瘦龙是指印章上雕刻的柳树形状,线条纤细流畅;香字则是印章上的字样,寓意深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廷圭墨印章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十袭一日三摩挲”,表达了诗人对廷圭墨的喜爱程度。十袭指的是十层纸,一层一层地把玩,一天三遍,可见诗人对这副墨的喜爱之深。

第五句“刘侯爱我如桃李,挥赠要我书万纸”,描述了刘公对诗人的关爱和慷慨赠送的情景。刘公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学者,他对诗人十分关心和尊重,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指导,还在生活中给予照顾。诗人深感感激,所以将刘公的爱意化为笔墨相赠。

第六句“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怀袖里”,表达了诗人对廷圭墨的喜爱之情。神禹治水是指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这里用来比喻廷圭墨的卓越品质。诗人没有想到这副墨会如此优秀,竟然出现在他的怀抱之中,仿佛得到了神禹的庇佑。

最后两句“吾不能手抄五车书,亦不能写论付官奴”,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决心。五车书指的是五部史书,五车书是古人常用的计量单位,表示很多书籍的意思;写论则是写作论文的意思。诗人手头虽然有大量书籍和文献资料,但自己却无法亲自翻阅;即使交给官府的奴仆去抄写,也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诗人决定闭门苦读国画水墨技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

整首诗通过赞美廷圭墨的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表达了诗人对廷圭墨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执着态度。诗中的语言朴实自然,意境高远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题画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