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塞胡儿里党臣,勾连数众赴京城。
团团阔阔孤平寨,不识皇家王气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主旨的理解掌握能力。此类题目要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要特别注意诗中景物的意象及其作用,还要注意作者通过这些景物传达的感情。

“外塞胡儿里党臣”,这四句是全诗的第一段,写边塞的将士,他们的忠诚和勇敢表现于他们“勾连数众赴京城”的行动上。从诗的内容看,这里的“京城”指代的是京都长安。而长安,正是胡人(即边疆的少数民族)们日夜梦寐以求的地方。因此,这里所写的“外塞胡儿”,并非真的来自边塞,而是借指那些心向大唐的胡人。而“勾连”“赴京”也并非真的去朝拜天子,而是借指他们想投靠大唐,希望借助大唐的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句中的“胡儿”是“边民”的意思,而“勾连”则是指勾结。

“团团阔阔孤平寨,不识皇家王气星”,这是全诗的第二段。此段写的是边疆的一座孤零零的寨子,但那里驻扎着许多胡人,他们并不认识大唐王朝的王气星,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了解大唐王朝的繁荣富强。而“王气星”指的是帝王的气运。

【答案】

示例一:第一段:描绘了一幅边疆军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抗击敌人的生动画面。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胡人比作边地的“胡儿”,勾连、奔赴京城等行动,表达了自己对胡人的深深同情和对他们为国效力的赞美。

第二段:诗人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将胡人比作“不知皇家气运”的边疆孤寨,表达了对边疆各族人民渴望安定生活的心情的理解和同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边疆军民团结抗敌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胡人比作边地的“胡儿”,勾连、奔赴京城等行动,表达了自己对胡人的深深同情和对他们为国效力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