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拈来语不惊,纵横漫与笔端呈。
独崇尔雅追先辈,肯竞铅华逐后生。
至宝何曾营琢削,神工自是谢锄耕。
一篇三复还堪味,不觉今人解性灵。

这首诗是唐代李嘉祐的《览友庄子文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信手拈来语不惊” - “信手拈来”表示随意选取并使用,没有刻意准备;“语不惊”则意味着所说的话并不令人惊讶或震惊。

  2. “纵横漫与笔端呈” - “纵横”形容思想或文字的广阔与自由;“漫与”表示随意地表达,不受拘束。

  3. “独崇尔雅追先辈” - “尔雅”指优雅、文雅;“追先辈”意味着追求前辈的智慧与风范。

  4. “肯竞铅华逐后生” - “铅华”指的是精美的装饰或华丽的外表;“逐后生”意指追逐年轻一代。

  5. “至宝何曾营琢削” - “至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营琢削”是指精心修饰或加工。

  6. “神工自是谢锄耕” - “神工”指技艺高超的工艺;“谢锄耕”意为无需通过耕作就能达到高超的水平。

  7. “一篇三复还堪味” - “一篇”指的是一篇文章;“三复”是指多次反复阅读;“堪味”意为值得品味。

  8. “不觉今人解性灵” - “不觉”表示没有意识到;“解性灵”意为理解并领会了文章的精髓。

    译文

    随意挑选的话语并不令人惊讶,思想的纵横捭阖在笔端自由展现。我独爱文雅之辞,效仿先辈之风范,不屑于追逐年轻一代的虚荣。真正的至宝从不刻意修饰,它的精湛在于自然流露。这篇文章值得再三品味,不知不觉中,现代人也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雅言辞的推崇和对于技艺自然流露的欣赏。他通过对比“至宝”和“铅华”(即表面的装饰),强调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智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年轻一代的不屑一顾。最后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读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通过阅读理解诗中的深意。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