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骢穿柳去,文艗挟春飞。
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闲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歌的理解,分析每一句诗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来理解,最后再进行赏析,注意从内容、结构、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对《临江仙·西湖春泛》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明确本词写作背景:作者任杭州通判,此词写于公元1097年(神宗熙宁四年),时作者正游西湖。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首两句,写西湖堤边的景色,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堤曲,是说湖岸曲折迂回,堤上筑有朱红的围墙;近远,形容堤长,也表现堤上的建筑很多;山明,指山色明朗;碧瓦,指屋瓦的颜色青绿;高低,指建筑物的高低错落。这三句描写的是西湖的堤岸和周围的景色。“好风二十四花期”,好风,即东风,二十四番花信风,这是春天的象征。东风一到,百花开放,百花争艳,正是赏花的好季节。“骄骢穿柳去”一句写马。骢,就是黑色的公马。这里用“骄骢”一词,表明这是一匹很俊美的好马。这两句写出了西湖美景的迷人之处,也写出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下片写西湖游赏活动。“箫鼓晴雷殷殷”,意思是说,箫鼓声在晴天里回荡。殷殷,指声音洪亮而响亮的声音。“笑歌香雾霏霏”,意思是说,笑声歌声在雾气中弥漫。霏霏,指雾气浓厚。这两句写出了西湖游赏活动的热闹气氛。词人把游赏时的箫鼓声和人们的笑声歌声比作晴天里打雷,浓密的雾气比作人们欢乐的歌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游赏活动热闹非凡的场面。“闲情不受酒禁持”,意思是说,我的心情闲适得连喝酒都受限制了。“断肠无立处”,意思是说,我愁肠欲断找不到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斜日欲归时”,意思是说,天快要黑下来了,该回去了。这两句是写词人在西湖游赏时的所见所感。他看到西湖景色美丽迷人,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又因为自己官职卑微,不能尽情欣赏西湖美景,只能借酒消愁,愁肠欲断,只好早早回去,真是令人伤感啊!
这首词上片写西湖的明媚风光和游览之胜,下片写游赏时的情景及词人的感受,情景交融,意境幽雅,富有情韵。
【答案】
①“堤”、“山”、“碧瓦”三句,总写西湖堤岸边的美丽景色。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堤曲、山明、碧瓦,都是以色彩来表现景物的明暗、远近、高低的变化。
②“好风二十四花期”四句,写东风到来了,西湖里的花都开齐了,马儿高兴地在柳林间奔跑,箫鼓之声震耳欲聋,笑声歌声弥漫四周,真个是一派欢腾的景象。
③“闲情不受酒禁持”三句,写自己心情舒畅,但因官小不能尽情游玩。“闲情”,闲散之情,这里指词人的心境。“酒禁持”意为受酒令的限制。“断肠”是极言自己内心的悲苦。“欲归时”是写天色已晚,该回去了。
④全词写景绘物,动静相宜。前二句写静景,后六句写动景,动静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