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烘梅冷未苏。脱叶随风,独见枯株。先春占早又何如。玉点枝头,犹自萧疏。
江北江南景不殊。雪里花清,月下香浮。他年调鼎费工夫。且与藏春,处士西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把握诗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思想感情从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结构布局、情感表达及主题等方面分析作答。解答时明确每句诗句的意思。“暖日烘梅冷未苏”,暖阳下的梅花还未能完全开放,“脱叶随风,独见枯株”,只有落叶随风飘荡的枯枝才映入眼帘;“先春占早又何如”,“先春”指在梅花之前开放的其他花,“又何如”表示诗人对此感到不满;“玉点枝头,犹自萧疏”,梅花枝头挂满晶莹的雪珠,仍显得十分清雅高洁;“江北江南景不殊”,不管是在江北还是江南,景色都一样;“雪里花清,月下香浮”,即使身在雪中或月下,梅花依然散发着清香: “他年调鼎费工夫”,将来调羹烹调时还要多费一番功夫。
【答案】
译文:
冬日阳光照耀着梅花,它还没有开全,只是有叶子脱落,随风飘舞。我独自欣赏一枝枯干的梅花,它在早春就已经盛开了。这和那些提前开放的其他鲜花相比又有什么意义呢?虽然梅花洁白如玉,但是枝头却挂着晶莹剔透的雪珠,看起来仍然很清雅高洁。无论是在江北还是在江南,风景都相差无几。即便是身在白雪覆盖的冬天,或是月光洒落的夜晚,梅花依旧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等到将来调羹烹调的时候又要多费一些功夫,所以现在要珍惜它。注释:
①丙辰: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②暖日烘梅:形容冬天里的阳光很温和。③未苏:没有完全开花。④脱叶:落叶。⑤枯株:枯死的树桩。⑥先春:比喻比自己更早地开放。⑦玉点:像玉石一样的白色。⑧萧疏:稀疏的样子。⑨江北:指长江之北地区。⑩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⑩雪里花清:形容梅花在雪中依然清新可人。⑩香浮:香气弥漫。⑩藏春:指收藏这些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杭州西湖赏梅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傲岸的性格与超然的心态。上片写梅未尽开而先凋零的景象。开头两句,以冬日阳光中的梅花为镜头,突出了梅花的冷峻之美。“暖日烘梅冷未苏”,既写出梅花受阳光照射后的温暖感觉,更暗示出其尚未盛开之状。“脱叶随风”,写风吹落叶,是衬托出梅花尚未开放的孤寂之感。“独见枯株”,写梅花已过盛开期而独自凋零于枯枝之上,这是梅花不同于其他花卉之处。
下片由己及物。首句“先春占早又何如”,表明作者对于其他花先于梅花开放并不满足,而梅花却独自傲霜斗雪而开得最早最晚,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性令作者十分感慨。接着两句以“玉点枝头”来写梅花枝头的雪珠晶莹洁白,以此突出梅花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反衬出其他花不如梅花的清丽可爱。“犹自萧疏”四字,不仅写出了梅花枝头虽挂满了雪珠却依然高洁清逸的特点,更表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独特品格的赞赏之情。
以“江北江南”来写不同地区的风光,以“雪里花清,月下香浮”来描绘梅花在雪夜之中散发幽香的情景,从而进一步强调出梅花的高洁品质。结尾两句,则以“他年调鼎费工夫”来表明自己对于烹制梅花菜肴的兴趣与期待,同时用“且与藏春”四字,将赏梅、品梅与藏春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想要长久地珍藏这些美丽花朵的愿望,并由此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高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