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琴心调乍翻。
放诞文君,多病文园。
柔肠系处酒杯浓,骰子巡抛,射覆更番。
红蜡连烧花烬繁,斜对双蛾,暗蹴双鸳。
不应草草放他归,去便如期,来便空言。
【译文】
子夜的琴音刚刚响起,文君(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就放诞起来,我则多病了。我的柔肠系处,酒杯斟得又浓又烈,掷骰子、射覆等游戏轮番上场。红烛燃尽,鲜花已烬,斜对着双蛾,暗踢双鸳。
不能草率地让他归去,他去了就按时回来;来的时候空口无凭。
【注释】
子夜:古代十二时之一。古代计时以日为一昼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四刻。子即夜半,所以子夜即夜半。
调乍翻:指乐曲刚从弦上拨动后又弹起。
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字长卿。
多病文园:指自己身体不好。
柔肠:喻指女子的柔情。
系处:指酒席上最热闹的地方。
骰子巡抛:指下棋。
射覆:用物遮盖,然后猜所覆之物是什么。这里泛指猜谜语。
红蜡:红色的蜡烛。
花烬繁:指蜡烛烧尽后,花烬散乱的样子。
斜对双蛾:指斜对着美人儿。
暗蹴双鸳:暗中用手轻推一双鸳鸯。
不应草草放他归:不要仓促让他回去。
去便如期:如果他去了,就按时回来。
来便空言:如果他来了,就只能空话连篇。
赏析:
《一剪梅·子夜琴心调乍翻》是宋代诗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作者与意中人别离时的情事,语言优美,富有情趣。全词采用倒叙手法,先写“应”和“不应”,再以“应”和“不应”作结句,使感情起伏曲折,跌宕有致,极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