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月琴风忆旧游,半在杭州,半在扬州。
无端春色冷于秋,也为莺愁,也为花愁。
夜阑独自倚香篝,拈尽诗筹,数尽更筹。
相逢何处木兰舟,梦断楼头,肠断江头。
网页时间是:2024-06-15
“红藕香残玉簟秋”: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荷花已经凋谢,竹席也透出了丝丝凉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里的“红”和“玉”都是对色彩和质地的描绘,而“香”“残”则传达了荷花凋零的气息,“玉簟秋”则暗示了秋天的凉爽和寂寞的氛围。
网页时间是:2024-06-03
“云中谁寄锦书来”:这句诗通过询问是否有远方的书信来表达词人对于丈夫的思念之情。锦书通常指的是精美的书信,这里用来形容书信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同锦帛一般华美。词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她对于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期盼。
网页时间是:2024-06-07
“雁字回时”:这里的“雁字”指的是大雁南飞留下的队形,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或消息。当大雁返回时,意味着有书信的到来。这句话通过大雁的队形来隐喻书信的到来,表达了词人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孤独中对丈夫的思念,希望他能像大雁一样及时归来。
网页时间是:2024-06-07
“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花朵随着风轻轻飘落,水流自然流淌的景象。这里的“自”字强调了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人工的痕迹。通过这句诗,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和自然流逝的无力感,以及对于命运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词人在相思中的无奈和悲凉情绪。
网页时间是:2024-10-18
“此情无计可消除”:这里的“此情”指的是词人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无计可消除”则表达了词人无法摆脱这种情感,无法消除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这一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于离别之痛的感受和无奈。
网页时间是:20楼头,肠断江头”:这句诗通过描绘词人独自一人站在高楼之上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助。而“肠断江头”则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痛和绝望。整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对于离别的深刻感受,以及她在相思中的无尽哀愁。}
诗句赏析: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秋季的池塘旁,荷花已逝,竹席透出一丝凉意)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独自解开衣襟,登上小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天空中,是谁寄来了书信)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南飞,月亮高挂西楼)
译文:
红荷枯败,簟席生凉意;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白云深处,谁能传我佳音?
鸿雁南归,月光洒满西楼。
关键词注释:
- 红藕香残玉簟秋:描述了秋季特有的景象和氛围。红藕指荷花,玉簟指竹席,秋天到来使得这些植物失去了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凉爽的气息,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凄清之美。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罗裳即丝织品,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柔弱;兰舟则是一种古代的小船,常用于水上游玩。独自登上小船,更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
- 云中谁寄锦书来: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与期盼。锦书是指精美的书信,象征着对方的关怀与问候。这里的“谁”并非指现实中的具体人物,而是通过想象,将这份思念寄托于无形之中。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化了主题的情感色彩。雁字即大雁飞行时留下的踪迹,此处用来比喻书信或信息往来;月满西楼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与之前的孤单与思念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和情感起伏。
诗句译文:
红荷枯萎,竹席透出凉气。我轻轻解开衣襟,独自登上小舟。在白云深处,不知谁寄来了情书?鸿雁南飞,明月高挂西楼。
译文赏析:
这段译文尽量保持了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意境表达,同时采用了更为简洁明了的语言。它成功地捕捉了原诗中那份深沉的思念与孤独之感,通过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这份古典诗词的魅力得以延续并被更多人理解。同时,通过对“锦书”、“雁字”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进一步加深了诗句的情感层次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