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语金塘水渐秋。
遥听菱歌,不见菱舟。
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
九曲长江天际流。
似写相思,难寄新愁。
梦魂几夜可曾闲,鹤子山头。
燕子矶头。
【注释】
雁语金塘水渐秋:雁儿在空中叫,秋天到了。
遥听菱歌,不见菱舟:远处听到菱叶飘动的声音,却看不到菱叶船。
望君何处最销魂:你在哪里最能让我心碎?
旧日青山,恰对朱楼:曾经的青山,正对着红楼。
九曲长江天际流:蜿蜒曲折的长江向天际流去。
似写相思,难寄新愁:好像在写我的思念,难以寄托我的新愁。
梦魂几夜可曾闲:我梦中游荡了几次,可曾安静过?
鹤子山头:在山头上有一只白色的鹤。
燕子矶头:燕子矶上。
【赏析】
这首词是咏叹爱情离别之情的。全词以“雁语”、“菱歌”、“翠帘”、“锦瑟”等意象作为载体,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来表现作者对爱人深深的思恋和怀念之情。
“雁语金塘水渐秋”:这是开篇第一句,以雁鸣声起,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景象。金塘即塘水,而雁鸣则暗示了季节已入深秋。这一句既是景起,又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遥听菱歌,不见菱舟”:这是第二句,以远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菱歌,即菱叶随风飘动发出悦耳的歌声;而“见”则是实指,指的是看见水中的菱叶船。这里用“遥听”和“不见”相对比,既突出了菱歌的美妙,又凸显了菱舟的渺茫,从而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这是第三句,也是全词的重点之一。这里的“销魂”一词,既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而“旧日青山”则是指曾经一起游玩过的青山;“恰对朱楼”则是指一座红楼,象征着他们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既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留恋和怀念,又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渴望和期待。
“九曲长江天际流。似写相思,难寄新愁。”:这是第四句,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九曲长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牵挂;“天际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寄达的情感。
“梦魂几夜可曾闲,鹤子山头。燕子矶头。”:这是结尾两句,再次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怀念之情。这里的“梦魂”既指梦中的自己,也指梦中的爱人;而“几夜可曾闲”则表示词人已经多次梦见她,但却从未真正见到过她。最后两句中的“鹤子山头”和“燕子矶头”,分别描绘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山头,一个是矶头,这两个地方都是与爱人相关的地方,表达了词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雁鸣声起,以梦境结束,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咏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