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声声慢·梅》。
诗句释义:
-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
- 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
- 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译文:
江边的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不畏寒冷冲刷着暖阳的侵袭。它早早地就抢占了春天的先机,独自占据了南方的枝条。傍晚时分,它的影子被阴云笼罩,显得更加幽静。它天生丽质,晶莹剔透,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不与桃李争艳,只是静静地笑着。梅花总是让人感到遗憾,因为它的梦想总是难以实现。就像无情的塞管吹奏,总是让人感到悲伤。梅花想要寄往远方的朋友和亲人,但又担心路途遥远,无法送达。因此,它只能默默地忍受孤独,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在雪中的前村,梅花似乎被东风吹拂着,仿佛得到了一丝宽容。尽管梅花已经盛开,但仍然有许多花朵还未开放。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美丽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梅花与桃李、塞管等象征性事物的比较,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不屈和高洁品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