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黄又见纤纤雨。客里情怀两眉聚。何处烟村啼杜宇。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利名萦绊何时住。恼乱愁肠成万缕。满眼兴亡知几许。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青玉案·残春》的译文如下:

梅黄又见纤纤雨。客里情怀两眉聚。何处烟村啼杜宇。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利名萦绊何时住。恼乱愁肠成万缕。满眼兴亡知几许。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注释解释:

  • 青玉案:词牌名。
  • 残春:指春天将尽的时节,也用来泛指一年中的暮春时期。
  • 梅黄:指梅花开时的颜色,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纤纤雨:形容小雨细密而轻柔。
  • 客里情怀:在外地或旅途中的心情和感受。
  • 两眉聚:眉头紧锁,表示心情沉重或忧郁。
  • 何处烟村啼杜宇:哪里会有乡村的小村落里杜鹃鸟的叫声。
  • 利名:名利,追求功名利禄。
  • 萦绊:缠绕束缚。
  • 老松石畔:指的是苍老的松树旁边。
  • 柴门户:简陋的房屋,用柴草搭建的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即将结束,人们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忧愁和对名利的追求为主题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名利诱惑的看法。

首句“梅黄又见纤纤雨”,以梅黄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细雨纷飞的画面。这里的“梅黄”既指季节,也暗示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接着,“客里情怀两眉聚”,点明了主人公身处异地,心情郁结,眉头紧锁。这两句通过视觉和感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何处烟村啼杜宇”,描绘了一个乡村的景象,但紧接着的“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则转折到了主题上。这里的“劝人归去”反映了人们对于回家的渴望,而“早思家转”则表现了思念之深,以至于听到家乡的声音都感到痛苦。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

“利名萦绊何时住”,表达了对于名利的追求无法停止的无奈和焦虑。这句中的“利名”是名利的简称,象征着物质和名誉的追求。“何时住”则表达了对这些追求无法实现的无奈和绝望。

“满眼兴亡知几许”,表达了对于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兴亡”是指世事的繁荣与衰败,“知几许”则表示对这些变化无法完全理解或把握。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名利追求以及离别之痛的感受和思考。它既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词作,也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