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庭龙尾。礼备天颜知有喜。九奏初传。耳冷人间十七年。
盈成持守。仁德如春渐九有。三辅名州。好整笙歌结胜游。

【注释】

彤庭:指天子的宫殿。龙尾:指皇帝仪仗。礼备天颜知有喜:《尚书·舜典》载,帝尧巡狩四方,在历山(今山西永济西蒲州)看到一位长着龙身而人面的怪物。帝尧认为这怪物是“若龙逢”。后来,人们把帝王出行时扈从仪杖上所挂的玉饰,称为“龙尾”,并把皇帝比作龙。这里指皇帝仪仗上挂的“龙尾”。九奏:指乐舞。盈成:满成。指年岁已满。持守:主持、执掌。仁德如春渐九有:仁德像春天一样温暖,逐渐普照九州大地。九有:九州,古代分全国为九州,即天下。三辅:指京兆(治所在长安)、左冯翊(治所在扶风)、右扶风(治所在雍)。汉初分为三辅郡。名州:有盛名的州郡。好整笙歌:喜爱整理乐器,歌唱。结胜游:结集游乐。

【赏析】

《减字木兰花·癸亥元日》,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除夕所作,作者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他一生沉浮宦海,屡不得志,曾两度罢斥闲居,又两次出任地方官,其政治生活经历复杂。这首词是他辞家归隐后写的。全词抒发了作者退居田园后的闲适情怀。

开头两句“彤庭龙尾。礼备天颜知有喜。”写自己辞家返里,皇帝设宴招待的情景。“彤庭”指天子的正殿。“龙尾”指皇帝仪仗。“礼备天颜知有喜”意思是说朝廷的礼节完备,皇上的容颜知道是喜庆之事。这是对皇帝的赞颂。

下面两句“九奏初传。耳冷人间十七年。”“九奏初传”指皇帝颁布诏书。“耳冷”是说听了诏书后感到有些刺耳。“人间十七年”是说十七年来一直听到这样的诏书。这句的意思是说,十七年来,一直听到这样喜气洋洋的诏书,已经听得耳朵麻木了。这是作者对自己长期奔波仕途的感慨。

接下来一句“盈成持守。仁德如春渐九有。”“盈成”意为年年如此。“持守”指执掌朝政。“仁德如春渐九有”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的仁德就像春天一样温暖,逐渐普照九州大地。这是对皇帝的赞颂。

下片起首两句“三辅名州。好整笙歌结胜游。”“三辅”指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古郡,汉初分为三辅郡。“好整”指喜爱整理。“笙歌”指乐器和歌曲。“结胜游”指聚集在一起游赏。这几句意思是说,这地方是有名的州郡,喜欢整理音乐歌舞,结集游乐。这是对当地风俗的描绘。

最后两句“此生何事最关情。功名两不立。”意思是说,我这一生中什么事最让我关心,就是功名两不立。这是对自己功业未成而归隐田园的无奈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