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
何必春水船,而后始天上。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
自闻橹声近,延首日颙望。
今朝两相即,悲喜不可状。
牵衣小儿笑,叙事老妻怆。
一杯藜藿羹,敢谓复同饷。
地气既疏泄,山居亦清旷。
米贱不愁贫,时和定无瘴。
相与戴君恩,形影且依傍。
惟怜囚罪身,此去几时放。
欲以问白鸥,白鸥波浩荡。
【注释】
- 出江:即“渡江”。
- 四岸:指两岸。
- 开帆:打开船帆。
- 破洪浪:冲破波涛。
- 春水:春天的江流。
- 天上:天空之上。
- 一家:一家人,这里指作者与妻子。
- 别:离别。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自闻:自己听到。
- 橹声近:船桨的声音越来越近。
- 两相即:双方相见。
- 悲喜:悲哀和喜悦。
- 牵衣:拉着衣服。
- 小儿笑:小儿欢笑的样子。
- 叙事老妻怆:叙述往事,让妻子悲伤。
- 藜藿羹:用藜菜和豆叶做的汤。
- 敢谓复同饷:敢问能否再次共同进餐。
- 地气既疏泄:土地的气候已经疏通了。
- 山居:在山上的居住地。
- 清旷:清新开阔。
- 米贱不愁贫:粮食便宜,不必担心贫困。
- 时和定无瘴:时局太平,一定没有瘴疫。
- 相与戴君恩:相互侍奉皇帝的恩情。
- 形影且依傍:身影和形体互相依靠。
- 惟怜囚罪身:只可怜我这个有罪的人。
- 几时放:什么时候能释放?
- 欲以问白鸥:想要向白鸥询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思归之情的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期间,从出江口出发,经洞庭湖,到岳阳,再到湖北鄂州(今武昌),途中所见景物及所想之事,都融注了对故乡、亲人以及朝廷的思念之情。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渡江情景,后四句抒发途中之思。首二句点明渡江,三、四句写江上景色与舟行之感,五、六句言别后相思。中间四句,则写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七、八句写离乡远去,思归而不得。
开头两句是写诗人出江的情景:他正站在岸边,面对滔滔长江,扬起船帆,乘风破浪,向前驶去。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何必”以下六句是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离家已五年,今天又要去远方探望妻子,想到此,不禁心生悲欢交集之感。诗人想到自己被贬谪,心情十分沉重,于是拉起妻子的手,让她讲讲家中的情况,听听妻子的诉说。妻子听了也不禁泪眼盈盈,感慨万分,于是两人相对无语,只有默默地相望,久久不愿离去。这几句表达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的现实。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思所感:自从离家以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每当听到船上传来的桨声,就忍不住要抬头仰望,盼望早日回家团聚。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的现状。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以及朝廷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