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燕人士,衣冠汉典仪。
举知缯絮好,深厌血毛非。
形势今犹古,规模夏变夷。
谁言无上策,会是有天时。

虏中作四首

文物燕人士,衣冠汉典仪。

举知缯絮好,深厌血毛非。

形势今犹古,规模夏变夷。

谁言无上策,会是有天时。

注释:

  1. 文物燕人士:指代那些生活在辽地的燕州(今属河北)的人们。
  2. 衣冠汉典仪:形容他们的服饰、礼节与汉族的传统相符合。
  3. 举知:知晓,了解。
  4. 缯絮(zēng xù):丝织品。
  5. 深厌:非常讨厌,很反感。
  6. 形势今犹古:形势和古代没有太大差别。
  7. 天时:时机,这里是指合适的时机或条件。

赏析:
刘跂此诗描绘了辽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和他们的传统习惯。诗中的“文物燕人士”形象地展现了辽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和传统风貌,他们不仅懂得礼仪,而且衣着打扮也遵循汉族的传统。而“举知缯絮好,深厌血毛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辽人对丝绸的喜爱和对毛发的反感,反映出他们对物质生活品质的重视以及对自然元素的尊重。最后两句“形势今犹古,规模夏变夷”则表明辽地虽然地处边疆,但这里的人们仍然保持着汉族的传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辽地人民的传统美德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