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郢中来,未数白与贺。
一斑昧全虎,端似隙中过。
可怜光万丈,不救妻子饿。
平生严郑公,皂隶有馀货。

注释:

  1. 郢中来:从郢州(今湖北江陵)而来。
  2. 未数白与贺:还没有来得及和人交流、分享。
  3. 一斑昧全虎:一个斑点看不清全貌,就像一只老虎全身都是黑白色的斑纹。比喻事物的一部分无法代表整体。
  4. 端似隙中过:好像一只老虎从裂缝中穿过。比喻事物的一部分虽然存在,但并不代表整体。
  5. 可怜光万丈:可惜它发出的光芒只有万丈。形容事物虽然强大,但无法改变其本质或命运。
  6. 不救妻子饿:无法拯救妻子和孩子饥饿的痛苦。
  7. 平生严郑公:一生都敬畏郑公(郑玄,字康成,东汉经学家)。
  8. 皂隶有馀货:手下的仆人有很多,但都是普通的皂隶(负责洗衣等杂务的小吏)。这里的“余货”指的是多余的物品,用来比喻拥有大量财富而生活简朴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公正、公平的向往。
    首句“寄尹迁介叔”,意为寄语尹迁介叔,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同事。诗人通过这封信,向尹迁介叔倾诉了自己的心声和感慨。
    第二句“歌词郢中来”,意为诗歌是从郢州(今湖北江陵)传来的。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从郢州的风土人情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第三句“未数白与贺”,意为还没有来得及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这句诗表明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在一种孤独、压抑的氛围中,无法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
    第四句“一斑昧全虎”,意为一个斑点看不清全貌,就像一只老虎全身都是黑白色的斑纹。比喻事物的一部分无法代表整体。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的片面看法,认为这个事物只是表面的现象,而不是真正的本质。诗人通过这个比喻,强调了观察事物要全面、客观,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下结论。
    第五句“端似隙中过”,意为好像一只老虎从裂缝中穿过。比喻事物的一部分虽然存在,但并不代表整体。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在批评某种现象或行为,认为这种现象或行为只是表面的存在,而不代表其背后的本质或意义。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提醒人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
    第六句“可怜光万丈,不救妻子饿”,意为可惜它发出的光芒只有万丈,却无法拯救妻子和孩子饥饿的痛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看法,认为某些事物虽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或价值,但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或带来真正的利益。诗人通过这个比喻,呼吁人们在看待事物时,要有远见和洞察力,不仅要看到表面的现象,还要关注其背后的实际需求和利益。
    最后两句“平生严郑公,皂隶有馀货”,意为一生都敬畏郑公(郑玄,字康成,东汉经学家),手下的仆人有很多,但都是普通的皂隶(负责洗衣等杂务的小吏)。这里的“余货”指的是多余的物品,用来比喻拥有大量财富而生活简朴的人。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财富的态度和价值观,认为真正的财富并不是拥有大量的金钱和物质,而是拥有一颗谦逊、善良的心。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价值观引导他人,共同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