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夷笑井瓶,同是意匠作。
拘方等归尽,放意差独乐。
往时二千石,天子偿负博。
彼视淑德侯,何堪贮糟粕。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为:
鸱夷笑井瓶,同是意匠作。
拘方等归尽,放意差独乐。
往时二千石,天子偿负博。
彼视淑德侯,何堪贮糟粕。
译文:
鸱夷嘲笑井中的瓶子,它们都是有意为之的。
规矩束缚了一切,只有自由才能独享欢乐。
过去那些拥有二千石俸禄的官员,他们的德行被天子用来偿还赌博之债。
他们看着那些高尚的品德,却觉得自己连糟粕都不如。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失去道德底线、追求名利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首句“鸱夷笑井瓶,同是意匠作。”描绘了一只鸱夷(即鸱鸟)嘲笑一只井中的瓶子的情景。这里,“同是意匠作”表明两者都是人为制作而成,没有天然之美。诗人借此寓意那些表面光鲜亮丽的人,实际上都是被世俗观念所束缚,失去了自我价值。
第二句“拘方等归尽,放意差独乐。”进一步指出,当人们被规矩、法则所束缚时,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而当人们能够抛开束缚,随心所欲地生活时,才能真正享受到快乐。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往时二千石,天子偿负博。”以历史典故为引子,讽刺那些曾经位高权重的官员们,他们的德行被用来偿还天子的赌博之债。这既是对他们过去行为的批判,也是对他们现在地位的讽刺。
最后两句“彼视淑德侯,何堪贮糟粕。”则是对那些追求名望、地位的人的嘲讽。他们看似尊贵,实则如同酒糟一样不堪一击。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虚有其表的人的鄙夷和不屑。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鸱夷与井瓶的比喻以及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虚伪、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厌恶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