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转得幽谷,云岩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弯环依叠嶂。
缅想融结初,镌镵自天匠。
了无斧凿迹,但觉盘根壮。
深可数千尺,广逾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
这首诗描绘了资州东岩的壮丽景色。首联写山势,颔联写山形,颈联写山景,尾联写山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译文:
穿过曲折的小路进入幽深的山谷,云岩屹立相向。
重重檐下偃伏着,弯曲环绕依傍着重叠的山峦。
回想融结初时,是天匠自雕凿而成。
没有斧凿的痕迹,只有盘根壮实的感觉。
洞穴深邃可达数千尺,广袤超过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
注释:
题:诗题
资州东岩:指资州的东部山岩
径转得幽谷:经过曲折的小路走进幽深的山谷
云岩屹相向:云岩屹立相向
谽谺偃重檐:层层屋檐低垂
弯环依叠嶂:蜿蜒环绕依傍着叠嶂山峦
缅想融结初,镌镵自天匠:回想当初形成时,是天匠自雕凿而成
了无斧凿迹,但觉盘根壮:没有斧凿的痕迹,只是感觉到盘根壮实
深可数千尺,广逾八九丈:深度可以达到几千尺,宽度超过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洞穴既窈窕通达,松门也明亮开阔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佛寺的庭院广阔,中间排列着五百尊佛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巨大的楠树布满殿堂,翠绿色的藤蔓垂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木灵不知名,境界幽深难以形容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我时常骑马疾驰于官道上,奔波劳累到了尘土满车的地步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能获得这样一段奇观,心中感到欣慰和满足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想要离开这里,兴致还未尽完,又回头多看几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资州东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山岩的形态、色彩、气势以及与环境的和谐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对这段奇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