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公四十已知非,长揖公卿卧翠微。
结绶才还双阙下,上书便乞故乡归。
伏辕赤骥相随老,出网冥鸿自在飞。
应向黄梅访逋客,白云飘洒紫荷衣。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杨慎的作品,题目为《吴比部》,是一首五言律诗。
下面是逐句释义:
“蘧公四十已知非” —— 蘧公指的是蘧庐公,即蘧庐(今江苏南通)的长官,这里用他来代指一位年纪较大的官员。“四十”是指这位官员已经四十岁了,“已知非”意味着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年岁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和可能的衰退。
“长揖公卿卧翠微” —— 这句话描述的是这位官员与高官贵人交往时的态度。“长揖”是一种礼貌性的问候方式,这里表示他以恭敬的姿态向公卿们打招呼。“翠微”是指青山绿水之间,这里暗指他的隐居之地,表明他在官场上已不再追求功名,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之中。
“结绶才还双阙下” —— “结绶”指的是官员佩戴的绶带,古代官员出行时系于腰间,用以标识身份。“双阙”则指皇宫中的两个门楼,常用来形容朝廷或官府。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位官员刚刚结束在朝廷的工作,带着荣誉回家,回到了自己的隐居地。
“上书便乞故乡归” —— 这句表达了这位官员想要回到自己故乡的愿望。“上书”指的是向皇帝呈递奏折,请求恩典。“乞”在这里有请求的意思,“故乡归”则是指回归自己的家乡。
“伏辕赤骥相随老” ——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伏辕”指的是马低头吃草的样子,“赤骥”则是骏马,这里比喻这位官员的高尚品格。“相随老”则表示这种生活态度是长久而稳定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
“出网冥鸿自在飞” —— “出网”指的是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冥鸿”则是指自由飞翔的鸟,这里借喻官员摆脱了官场的压力,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
“应向黄梅访逋客” —— 这是对这位官员生活态度的进一步描绘。“黄梅”是夏季的一种植物,这里用来象征季节的变迁。“逋客”则是指隐居不仕的人,诗人邀请这位官员在夏季去探访那些隐居的人。
“白云飘洒紫荷衣” —— 这句话描写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白云”代表着高远和飘逸,“飘洒”则形容云朵轻盈飘散的状态。“紫荷衣”则是用紫色的荷叶来形容衣服的颜色,这里象征着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比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他对名利看淡,向往自然、隐居的生活态度。诗句简洁而意蕴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