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梅子青,春游已过画船横。
酒怀索寞人初倦,已喜金杯弄水声。
注释: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江南梅子青:江南的梅子已经变青。
春游已过画船横:春天的游玩已经结束,画船横在江中。
酒怀索寞人初倦:喝酒后心情感到寂寞,人也感到疲倦。
已喜金杯弄水声:已经喜欢听水中金杯的声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游玩的诗词。诗人通过描绘江南三月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月江南梅子青,春游已过画船横。
酒怀索寞人初倦,已喜金杯弄水声。
注释: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江南梅子青:江南的梅子已经变青。
春游已过画船横:春天的游玩已经结束,画船横在江中。
酒怀索寞人初倦:喝酒后心情感到寂寞,人也感到疲倦。
已喜金杯弄水声:已经喜欢听水中金杯的声响。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游玩的诗词。诗人通过描绘江南三月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寄卧丞相庐:寄居在丞相的官舍。 东轩:指丞相官舍中的厅堂,因在东,故称“东轩”。 古贤人:古代贤明的人。 高标:高耸的标杆,比喻高尚的节操。 镇:镇守。 浮俗:世俗。 露气沃人清:露水沾湿了人的衣裳使人感到清爽。 烟色沾衣绿:雾霭笼罩着大地,使衣服沾上绿色。 丹凤:丹青色的凤凰,古人认为它是吉祥之鸟,也指祥瑞之气。 琅玕玉:美玉的一种,因产于琅邪山而得名。 【译文】
这首诗名为《勉陈石二生》,出自唐代诗人张籍之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1.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 - 珍贵的金属被深埋在山中,挖掘时并不困难。 2. 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 - 巨大的贝壳藏在广阔的大海之中,即使破浪也能辨认出它们。 3. 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 - 山势如同猛虎的洞穴,海中有长蛟居住。 4. 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 - 必定决心去获取这些珍宝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少年喜风雪,走上百尺楼。 —— 年轻人喜欢在风雪中攀登百尺高楼。 2. 买酒不论钱,贳却紫貂裘。 —— 买了酒不问价格,将珍贵的紫貂皮大衣借给了朋友。 3. 相从尽豪客,楼下系紫骝。 —— 与许多豪放的友人相聚,在楼下拴上骏马。 4. 雄心视宇宙,万事叶沉浮。 —— 放眼看整个世界,一切皆随波逐流。 5. 欲骑凤凰去,肯顾万户侯。 —— 想要像凤凰一样飞翔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45岁的时候所作,当时他正处在长安。诗中描述了他的朋友吴伯固对他诗歌的赞赏和鼓励,以及他对这种赞美的感激之情。 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注释:伯固读了我的诗,并不停地吟诵。 2.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注释:明天我会去你家门口,写首诗来回报你的赞赏。 3.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注释:初次读起来觉得很惊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文学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重要意象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和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指出该诗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解释其艺术效果;最后对全诗进行赏析。 “草头烟霏霏”,草头烟霏霏,烟雾弥漫,形容天气阴沉。 “草影摇斜晖”,草影摇曳,斜晖映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以“哭渭夫二兄”为题,通过对两位兄长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诗句如下: 平生抱直气,鬼神不敢干。 乃从异物化,使我涕泗澜。 昔之初拜兄,申申从太原。 府公颇好事,凿地种琅玕。 筑学百馀室,吾徒得所盘。 嘈嘈诵古书,邻家嫌聒烦。 间日课辞章,据义相讥弹。 兄时处乎中,竦竦如长竿。 负气颇刚简,未尝媚语言。 与众不相合,节角难为刓。 而独顾我喜
诗句原文: 好拥双旌便东下,画船明月绿杨津。 译文: 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我挥洒着双手,带着双旌旗,准备向东出发。在月色下,我乘坐的船只驶过了绿杨树成荫的渡口。 注释: 1.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旗帜,此处用以形容身份尊贵。 2. 东下:向东行进。 3. 画船:绘有精美图案的船只。 4. 明月:明亮的月光。 5. 绿杨津:绿树成荫的渡口。 赏析:
注释翻译:清晨起来,我与碧桃约好,要留住这春风不放它回去。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赏花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把春天比作一位姑娘,她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使万物复苏,而她离去则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离去。诗中“与碧桃约”表达了与春天的亲近和依恋,而“留住东风不放归”则表达了对春天不舍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注释】 别小女:分别你的女儿。 一别寸肠破,再别玄发衰:第一次离别时,心里就像一根一寸长的肠子破裂了一样痛苦;第二次离别时,白发也像枯叶一样纷纷脱落。 人生无百年,那堪长别离:人只有一生,怎么能经得起这么长久的离别呢? 万事从委蜕:一切事情都要随着岁月而变化。 漆园真诞辞:像庄子所说的那样,一切都要随遇而安。 去去复何言:走吧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东风双泪垂:春风吹动,泪水像雨滴般落下。
注释: 酬王生:回应王生的诗。 两日立我门:两天前我站在门口,王生来了。 再拜求我诗:再次下拜请求你的诗歌。 我诗非美粟:我的诗歌不如同谷粒般美好。 安得充君饥:怎么能充饥呢? 十年诵周易:我已经诵读了十年的《易经》。 满腹文王辞:心中充满了文王的智慧和文辞。 文王不可见:文王的形象无法见到。 使我空涕洟:让我徒然流泪叹息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王生的答词,表达了诗人对王生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晓凉》。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银河垂角斗星稀: - 银河:指夜空中横贯南北的亮带,通常被认为是天河。 - 落角斗星:即北斗七星中的斗宿。 - 这句的意思是夜晚天空中的银河清晰可见,而斗宿中的星星已经变得稀疏。 2. 晓簟微凉梦破迟: - 晓簟(xiao diǎn):早晨使用的竹席。 - 这句的意思是清晨醒来时,竹席还保持着微微的凉意
诗名:读李英公传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 1. “李密被诛犹不负”:此句表明,尽管李密(李渊之子)在被诛杀后仍然保持着忠诚和信念。 2. “文皇顾命更何疑”:此处提到的文皇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顾命则指太宗临终前对李世勣的嘱托,表达了对其信任和期望。 3. “岂将当日奔亡后”:诗人通过反问
【注释】 司马公:指北宋名臣司马光。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吕献可:即吕公著,曾为司马光的女婿,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死后司马光为其写了墓志铭。“吕献”是其表字,“墓志”是古代碑文的一种。 【赏析】 《读司马君实撰吕献可墓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一、二句以“泪泻襟”和“摩天直气”作比,形象地刻画了作者读到司马光墓志后的情感变化。“泪泻襟”
夜寒 阑干徙倚未能眠,云破初开碧玉天。 满地雪花寒不扫,恨无明月对婵娟。 注释: 夜冷 栏杆旁边来回踱步难以入睡,天空中白云突然散开,露出了清澈的碧玉般的天空。 地上的雪没有清扫干净,因为天气很寒冷;可惜现在没有明亮的月亮,来与美丽的嫦娥相对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借景抒情,以“夜寒”起兴。首句写深夜不能入睡,是因为外面下着大雪的缘故;次句写天晴了,但大地一片白茫茫的。“云破”两句
【注释】 渐觉:渐渐地感觉到。开帘:推开窗帘。晚云:傍晚的云。波光,水光。月色,月光。新花,指初开的花朵。怯夜寒:害怕夜晚的寒冷。 【赏析】 “渐觉沙头碧草乾”,这一句写出了时间是傍晚,沙头已是绿意盎然,但到了天黑以后就干枯了。“开帘更把晚云看”,这是说,当夕阳西下,云朵渐渐消散的时候,诗人又推窗看那晚霞,觉得它比白天更美。 前两句描写了黄昏时分美丽的景色:沙洲上长满了碧绿的草
雪晴 一抹明霞暗淡红,瓦沟已见雪花溶。 前山未放晓寒散,犹锁白云三两峰。 注释: - 一抹明霞暗淡红:描述的是天空中夕阳余晖和朝霞交织的景象,色彩斑斓而柔和。 - 瓦沟已见雪花溶:指瓦沟中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形成水流。 - 前山未放晓寒散:指前山上的早晨寒气还未完全消散,依然寒冷。 - 犹锁白云三两峰:“犹”表示仍然、依旧的意思,“锁”是束缚、笼罩的意思,“白云三两峰”形容山峰被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