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藜杖绕芳郊,底处梅花出好梢。
野彴低横盈尺水,竹篱深护数家茅。
春风桃李成生客,腊雪松筠是故交。
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
【注释】
藜杖:指手杖。芳郊:美丽的郊野。底处:何处。梅花出好梢:指梅花已经盛开,树枝上长出了嫩芽。
彴:船。盈尺水:满一尺深的水。竹篱:竹制的篱笆。数家茅:几户人家的茅草屋。
春风桃李成生客:春风吹开桃花李花,让游人如同客人一般。松筠:松树和竹子。松筠是故交:指松树和竹子,是老朋友。
剩欲再携樽酒去:想要拿着酒杯再次去喝酒。柴门:柴门。应复许人敲:应该允许人敲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首联“前回藜杖绕芳郊,底处梅花出好梢。”描绘了春天郊野的美丽景色。诗人用“前回”一词,表现了对这次出游的期待之情。他沿着芳郊行走,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在诗人眼中,梅花已经盛开,树枝上长出了嫩芽,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颔联“野彴低横盈尺水,竹篱深护数家茅。”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人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看到一座小船横卧在河面上,河水清澈见底;旁边的竹林茂密,守护着几户人家的茅草屋。这是多么宁静、和谐的场景啊!
颈联“春风桃李成生客,腊雪松筠是故交。”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春天的景象。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引来了许多游客;而松树和竹子却依然保持着它们的本色,显得格外坚韧。这是多么美好的象征啊!
尾联“剩欲再携樽酒去,柴门应复许人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喜爱之情。他打算再次拿起酒杯,带着朋友们一起去享受这个美丽的春天。同时,他也期待着再次被主人邀请,进入那扇柴门。这是多么美好的期待啊!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