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自微尚,轩冕非所营。
每及逍遥趣,欣然得吾生。
春塘漾绿水,珍树啼黄莺。
心远忘外喧,境幽适人情。
垂钓如有求,而无得失惊。
临局非期胜,聊为白黑争。
得意物可遗,忘言赏逾精。
此理俗鲜悟,固当属渊明。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2句:山林自然,不追求名利

注释

  • 山林自微尚:自然崇尚山林的朴素与恬静。
  • 轩冕非所营:功名利禄并非我所追求。

译文
在自然的山林中,我更加欣赏和崇尚简朴的生活方式,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第3-5句:每次享受逍遥自在,都感到生活的美好

注释

  • 每及逍遥趣:每当感受到悠闲自在的乐趣时。
  • 欣然得吾生:心中充满喜悦,仿佛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译文
每当沉浸在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中,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生命的珍贵。

第6句:春日池塘边的水波荡漾,映衬着绿树与黄莺的和谐画面

注释

  • 春塘漾绿水:春天的池塘水面上泛着绿色的涟漪。
  • 珍树啼黄莺:珍贵的树木间传来黄莺婉转的歌声。

译文
春天的池塘边,碧波荡漾,绿色水波与周围繁花似锦的景象交相辉映,黄莺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增添了一份生机。

第7-8句:心境遥远,外界的喧嚣难以扰乱我的内心安宁

注释

  • 心远忘外喧:心境宁静,能够忘却外界的喧闹与纷扰。

译文
当我沉浸在这美好的自然之中,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那些繁杂的世事与我无关,我完全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

第9-10句:虽然垂钓是一种寻求,但并无执着之意,反而能体会到得失之外的快乐

注释

  • 垂钓如有求:垂钓虽看似有所追求,但实则是无欲无求。
  • 而无得失惊:因此也就不会因为得失而心生波澜。

译文
尽管钓鱼是一种乐趣,但我并不将其视为一种执着的追求。在享受这份乐趣的过程中,我没有为得失而感到惊慌或忧虑。

第11-14句:面对棋局,我的心态并不期待最终的胜利,而是享受黑白之间的辩证

注释

  • 临局非期胜:面对棋局,我并不期待自己最终获胜。
  • 聊为白黑争:我只是简单地享受下棋的过程,与黑白之间的博弈和较量。

译文
在对弈棋局时,我不期望自己最终获得胜利。我更愿意享受下棋的过程,欣赏其中的智慧与策略,品味黑白之间的对立与辩证。

第15-18句:在得意之时,我选择放下一切物事,只留下心中的愉悦和满足

注释

  • 得意物可遗:在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会将这一切荣誉和成果抛在脑后。
  • 忘言赏逾精:更不会去追求言辞上的赞誉,因为真正的奖赏已经深藏在我的心中。

译文
当我在棋局中取得胜利时,我会把一切荣耀和成就放在一边,只留下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第19-20句:无需刻意寻找言语上的赞美,我已经超越了俗世的理解,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注释

  • 此理俗鲜悟:这种道理在世俗中很少有人能够真正领悟。
  • 固当属渊明:所以它应当归属于古代的隐士陶渊明。

译文
这种道理在普通人当中鲜有人能理解,但我已经在精神层面超越了世俗的理解。因此,它应当归属于陶渊明这样的隐逸之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诗中通过对比“山林自微尚”和“轩冕非所营”,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山林、追求心灵平静的向往。诗中的“春塘漾绿水”、“珍树啼黄莺”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在平和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此理俗鲜悟,固当属渊明”,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认为这种生活境界应该属于古代的隐士陶渊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