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
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
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
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
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
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
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
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汉武帝二首》是一首七言律诗,由西汉时期的著名诗人刘彻所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一、洪波漏金堤,河伯独不仁。不有封禅行,安知愁吾民。
- “洪波漏金堤”描绘了黄河决堤的情景,河水泛滥冲毁了堤坝。
- “河伯”指的是河神,此处指黄河之神。“独不仁”意味着河神没有仁爱之心,只顾自己的利益。
- “不有封禅行”表示如果不举行封禅大典,就无法体现皇权的神圣和威严。
- “安知愁吾民”表达了汉武帝对于民间疾苦的忧虑,他担心洪水会给百姓带来痛苦。这句话反映了他关心民生,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二、翩翩海滨子,自以通鬼神。黄金成虚言,鸿飞邈无因。
- “翩翩海滨子”形容汉武帝的威仪不凡,如同海滨的神仙一般。
- “自以通鬼神”表示汉武帝认为他的权威无人能挡,可以通达天地鬼神。
- “黄金成虚言”指出汉武帝时期的金银货币只是形式上的财富,实际上并不能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 “鸿飞邈无因”意味着汉武帝的功绩虽然辉煌,但后世难以找到其成功的原因。这句话表达了对汉武帝功业的感慨,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变迁。
三、武安玩天时,独秉万国钧。怆似宣房诗,郎吏终负薪。寂寞千载间,真伪共沉沦。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
- “武安玩天时”表明汉武帝善于利用天文历法来指导国家治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远见。
- “独秉万国钧”表示汉武帝独自掌握国家的重权,能够左右国家的政治走向。
- “怆似宣房诗”可能是指汉武帝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 “郎吏终负薪”描述了当时官员们的贪污腐败,他们像农夫一样为个人私利而劳作。
- “寂寞千载间”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千年后人们对这段历史的遗忘和忘却。
- “真伪共沉沦”指出真正的知识和真理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法得到传承和发展。
- “何乃忘谤书,世固无直言”表示为什么人们会忘记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呢?因为那个时代并不鼓励真实的言论。这句话强调了正直和真诚的价值观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汉武帝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历史事件的作品,也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汉武帝的形象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