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羁客怀乡墅,晓起前轩对零雨。
清波满目如鉴中,绕岸高松十馀树。
砌旁芳草似汀洲,巉岩殿角飞红楼。
沈光倒影入浪底,宛是若邪溪上头。
薄雾疏烟迷近远,水色谁能辨深浅。
忽惊谢去尘中游,不知正自居京辇。
何人草服倚长松,回头误问钓鱼翁。
眼前景致偶相同,岂异仙术游壶中。

【注释】

  1. 雨过前轩:在轩前屋檐下,雨水刚刚停歇。
  2. 零(liáng)雨:雨后积水,滴落下来的声音。
  3. 清波:清澈的水流。
  4. 汀洲:水边平地或沙洲。
  5. 巉岩(chán yán):高耸险峻。殿角:指殿的屋顶。飞红楼:红色的楼阁。
  6. 若邪溪:古地名,在今浙江钱塘县西南。《水经注》载:“江南有若邪溪,水深碧,可涉,广三十步许。”上头:岸边。
  7. 薄雾疏烟:淡淡的雾气和烟雾。迷近远:模糊远近。
  8.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宋诗人,名安之,小字客儿,陈郡阳夏人,袭封康乐公。曾隐居于永嘉绿阴山,自号“居士”。
  9. 京辇(niǎn):京城。
  10. 仙术游壶中:《列子·汤问》篇说:“离朱见秋豪于百步之外,不能见其末。”这里用“游”比喻观赏山水之美。
    【赏析】
    《雨过前轩偶记》,是一首七绝诗。此诗为写景抒情之作。诗中描写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愿望。
    首句“江南羁客怀乡墅”,描绘了作者身处南方,怀念着故乡的景象。这里的“羁客”是指身在异地的游子,他们常常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去。
    次句“晓起前轩对零雨”,则描绘了作者清晨起床时看到的情景。雨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屋檐下的水滴声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清波满目如鉴中”,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美丽的景色。清澈的水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一面镜子一般,映照出了周围的景物。
    第四句“绕岸高松十馀树”,描绘了岸边的高松,它们矗立在岸边,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五、六两句“砌旁芳草似汀洲,巉岩殿角飞红楼”,则描绘了旁边的芳草地和红色的楼阁。这些景物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让人陶醉其中。
    第七句“沈光倒影入浪底,宛是若邪溪上头”,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美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水面上,使得水中的倒影也变得分外妖娆。而那些高耸的山峰,就像若邪溪上的楼阁一样,矗立在岸边,让人不禁想起那个美丽的传说。
    第八句“薄雾疏烟迷近远,水色谁能辨深浅”,则是继续描绘了这个景色。薄雾弥漫开来,使得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而水色更是难以辨认深浅。
    第九句“忽惊谢去尘中游,不知正自居京辇”,则是作者内心的感慨。当他突然意识到谢灵运已经离去尘世,自己却仍在京城之中时,不禁感到惋惜和无奈。
    第十句“何人草服倚长松,回头误问钓鱼翁”,则是作者对谢灵运的羡慕之情。他羡慕谢灵运能够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而他却只能站在京城之中,感叹命运的不同。
    最后一句“眼前景致偶相同,岂异仙术游壶中”,则是对整个景色的概括性总结。虽然眼前的景色与仙境中的景色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如此美丽迷人,让人陶醉其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