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同年友,乡闾后进师。
生涯书绕案,乐事酒盈卮。
壁倚扶衰杖,窗留遣兴诗。
人焉在何许,丹旐出疏篱。

【注释】

挽王元佐:为悼念王元佐而作的挽诗。王元佐,字公度,北宋文学家。

先子同年友:先子,指自己的父亲。同年,同榜进士。友人,指与父亲同年中进士的朋友。友,朋友。

乡闾后进师:乡闾,指家乡邻里。后进,后辈。师,老师。

生涯书绕案:一生勤于读书,案上堆满书籍。

乐事酒盈卮:快乐之事,饮酒自娱。盈,充满,此处用作动词。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壁倚扶衰杖:靠着墙壁,手持拐杖以助行走。衰,年老衰弱。

窗留遣兴诗:窗户旁挂着几首抒发兴致的诗。遣兴,排遣忧愁,抒发心情。

人焉在何许:他在哪里?焉,疑问词。

丹旐出疏篱:红色的丧幡从稀疏的篱笆旁边飘扬出去。丹旐,用红布做成的旗帜,表示吊祭或送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悼念友人王元佐而作的挽诗。全诗四联,前二联写王元佐生前为人处世,后二联写他对人生的态度。

一、二句写王元佐与先子的关系密切。“先子”即自己之父。“同年友”,指他们都是科举时代的考生。“乡闾后进师”,则说明王元佐不仅是父亲的好友,而且是当时乡间后辈的良师。这二句总写了王元佐与作者一家关系密切,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三、四句写王元佐的生活情趣。“生涯书绕案”,说他一生勤于读书。“乐事酒盈卮”,则说他在高兴时常常要饮酒。这二句总写了王元佐生活情趣高雅闲适。“书绕案”、“酒盈卮”,都写出了他对读书和饮酒的爱好。这种热爱读书和好饮的习惯,也正表现了作者本人的生活情趣。

五、六句写王元佐的处世态度。“壁倚扶衰杖”,说他晚年行动不便,靠墙扶着拐杖行走。“窗留遣兴诗”,则说他常将所感所思写成诗来遣怀。这二句总写了王元佐的晚年生活态度。“壁倚”、“窗留”二字,既写出了他行动不便,又写出了他的孤独。他虽行动不便,但并不消沉;他虽孤独,却能怡然自得。这正是他高洁的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

末二句写王元佐去世的情况。“人焉在何许”,是说人已不在了。“丹旐出疏篱”,则是说白色的丧幡从稀疏的篱笆边飘了出来。这两句总括了全诗内容,并点明了王元佐的死因。

此诗语言平淡质朴,不事雕琢,却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诗人的感情,表现出王元佐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