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催云作晚霞,小桥却立岸乌纱。
雨馀菱芡新抽叶,秋早菰蒲未着花。
灯影微茫行客艇,钟声缥缈梵王家。
沉吟索句输公等,我欲临流理钓槎。
【解析】
此为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前四句写傍晚时分雨后初晴的景色。“霁色催云作晚霞”,雨后的天晴,云朵被阳光驱散了,天空显得格外地明朗,仿佛是催促云朵化为晚霞。“小桥却立岸乌纱”。“却”是退让的意思,此处是说诗人站在小桥上,面对落日余晖中的晚霞,退却了。“乌纱”指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官帽。
中间三联写晚霞映照下的江面。“雨馀菱芡新抽叶”“秋早菰蒲未着花”,两句写晚霞映照下,菱、芡等水生植物的新叶和尚未开花的菰、蒲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灯影微茫行客艇”,“微茫”指隐约可见,这里是说,在这朦胧的灯火中,停泊在江上的小船显得模糊不清。“钟声缥缈梵王家”,“梵王”即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这里泛指寺庙,“缥缈”是指隐隐约约,形容声音飘渺不定。“行客艇”指停船休息的人,“钟声”指寺庙里的钟声。“钟声”与“梵王家”结合,写出了诗人在宁静的傍晚时分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而引起的遐想。
结尾两联是说,诗人沉吟片刻,想到自己还没有找到好的诗句表达心中的感慨,只好向同游的朋友们请教,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好的句子。“我欲临流理钓槎”,“临流”是说走到河边。“理钓槎”意思是收拾渔具准备钓鱼。这里的“钓槎”,指的是渔船。“理钓槎”是说收拾渔具准备钓鱼,也就是要乘船到江中去垂钓了。这两句是说诗人想到自己还没有找到好的诗句表达心中的感慨,于是决定去江边垂钓,以排遣心中的愁闷。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暮秋时节江边的美景图。诗中没有出现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通过描写晚霞、江面的景色以及江边的行舟、钟声等景物,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兴奋和激动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动人。
【答案】
漫塘晚望
霁色催云作晚霞,小桥却立岸乌纱。
雨馀菱芡新抽叶,秋早菰蒲未着花。
灯影微茫行客艇,钟声缥缈梵王家。
沉吟索句输公等,我欲临流理钓槎。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前四句写傍晚时分雨后初晴的景色。“霁色催云作晚霞”,“霁色”即雨过天晴时的光景。“催云”是说雨过天晴,太阳出来后把乌云赶跑了,使天空显得格外明亮。这句的意思是说,雨后天晴,阳光出来,使得云朵被驱赶跑,天空变得非常明亮。“小桥却立岸乌纱”,意思是说,我在小桥上站立着,看着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晚霞。“乌纱”指古代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官帽。“却”是退让的意思,意思是说,我在这里站了很久,看到夕阳西沉,晚霞满天。
中间三联写晚霞映照下的江面。“雨馀菱芡新抽叶”“秋早菰蒲未着花”,两句写晚霞映照下,菱、芡等水生植物的新叶和尚未开花的菰、蒲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灯影微茫行客艇”,“微茫”指隐约可见,这里是说,在这朦胧的灯火中,停泊在江上的小船显得模糊不清。“钟声缥缈梵王家”,“梵王”即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这里泛指寺庙,“缥缈”是指隐隐约约,形容声音飘渺不定。“行客艇”指停船休息的人,“钟声”指寺庙里的钟声。“钟声”与“梵王家”结合,写出了诗人在宁静的傍晚时分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而引起的遐想。
结尾两联是说,诗人沉吟片刻,想到自己还没有找到好的诗句表达心中的感慨,只好向同游的朋友们请教,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好的句子。“我欲临流理钓槎”,“临流”是说走到河边。“理钓槎”意思是收拾渔具准备钓鱼,也就是要乘船到江中去垂钓了。这两句是说诗人想到自己还没有找到好的诗句表达心中的感慨,于是决定去江边垂钓,以排遣心中的愁闷。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暮秋时节江边的美景图。诗中没有出现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通过描写晚霞、江面的景色以及江边的行舟、钟声等景物,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兴奋和激动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