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闲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修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注释】:

  1. 投闲三十年:指作者自谦自己过去三十年间,一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2. 暮景际休明:暮景,指黄昏的景色;际,接近的意思;休明,指太平盛世。意谓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代里,作者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3. 搜罗逮樵渔:指作者在闲暇时也关心着百姓的生活。
  4. 洪造赐甄收:指朝廷给与的恩宠和提拔。
  5. 群公交荐书:指同僚们向朝廷举荐自己的书札或奏章。这里“群公”泛指同僚、朋友。
  6. 殷勤奉明诏:意谓恭谨地遵守皇帝的命令。
  7. 婉娈辞田庐:指作者婉转地推辞了隐居田园的邀请。
  8. 一寒不自揣:意谓在寒冬中也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冷暖。
  9. 五穷暗揶揄:意谓因贫困而受到别人的讥讽嘲笑。
  10. 行行步京畿:意为作者行走于京城之中。
  11. 迎劳多轩车:意谓迎接慰问的官员驾着华丽的车子来拜访他。
  12. 眼青见故人:指作者在京城中偶遇老朋友。
  13. 形容不自惜:意谓对自己的外貌不加珍惜和爱惜。
  14. 奈此气昏愚:意谓对于自己的愚蠢无知感到无可奈何。
  15. 席间迷旧识:指作者在京城中偶然遇到老朋友,因而感到惊喜交集。
  16. 笔底误新书:意谓在书写文章时,由于一时疏忽,写出了错误的文字。
  17. 十目所共睹:意谓人人都看得见,形容某件事情广为人知。
  18. 一语良非虚:意谓一句话说得非常正确,不是虚假之言。
  19. 傥昧知止戒:意谓如果不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20. 不反田园居:意谓不再回到田园隐居生活。
  21. 去去入修门:意谓离开京城来到官府门前。
  22. 蹇步接天衢:意谓步履蹒跚,只能沿着高耸的宫阙前行。
  23. 深虞眩闻见:意谓担心听到看到的都是虚伪的东西。
  24. 狂易滋发舒:意谓性情放纵无度,容易使精神过度放松或放荡。
  25. 吁天写真情:意谓感叹上天赋予自己的真实感情,无法抑制地表现出来。
  26. 浩歌赋归欤:意谓唱起慷慨激昂的歌曲,抒发回归家乡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返回家乡时所作。诗人回顾自己三十年的仕途生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名利富贵的淡漠。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在官场中的得意以及退隐后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诗歌的前四句主要描绘了作者三十年官场生涯的轻松愉悦。诗人自称“投闲”,意味着自己曾经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但如今已经辞官归隐,过着悠闲的生活。“日与木石俱”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官场中度过的岁月里,与大自然为伴,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接下来的几句诗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在晚年时仍被朝廷重用,这让他倍感荣耀,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和责任。他不得不时刻关注朝政的变化,努力适应这个复杂的环境。同时,他也深感自己过去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自己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追求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他回忆自己在官场中的得意时刻,同时也感慨自己在面对权力和地位时的无能为力。他感叹自己在官场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却始终无法摆脱那些令人窒息的压力和诱惑。这些经历使他对名利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之情,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后几句,诗人则通过描绘自己回到家乡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他回想起自己在官场中的种种经历,不禁心生感慨。他感叹自己在官场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却始终无法摆脱那些令人窒息的压力和诱惑。这些经历使他对名利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之情,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在,当他回到家乡时,终于可以远离那些喧嚣和纷扰,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整首诗以诗人的自我反思为主题,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其内心的挣扎和成长过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中的得意时刻以及对名利的追求和厌倦感,反映了他对个人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同时,他也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回归。这首诗不仅是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