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抗表出潮阳,高风万世为美谈。
衡开云气偶然尔,浪占显晦吾所惭。
皇华使者课第一,诏归台省陪朝参。
献疏岂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留行隐几卧不应,一麾出守天西南。
利名百念已灰冷,扫除不尽山水贪。
行遍金焦到茅阜,知有佳处须穷探。
春花秋叶事已过,惟有山发呈䰐鬖。
山神颇亦愧岑寂,夜奏万谷笙钟酣。
起看琼树绕琳宇,更驰玉马无停骖。
子猷好事古无比,雪中求往固所谙。
青鞋直上最高顶,天风缥缈吹楩楠。
两峰相对如拱立,上公衮冕朝子男。
群山敛退就平地,灭没不见如纪谭。
巨浸东连大洋海,浩荡直与天涯涵。
却顾淮源赤山下,仅若覆水盈罃甔。
久留不奈景清绝,山腰下转临深潭。
客来客去泉自涌,可能喜笑静中含。
嵌崖往往记遗迹,旧雨剥蚀苔藓篸。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联:退之抗表出潮阳,高风万世为美谈。

  • 注释:李杜(杜甫和李白)在历史上以他们的诗歌才华著称,被称为“诗圣”和“诗仙”,他们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后世的美谈。
  • 赏析:此联借用了古代两位大诗人的名字,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伟大诗人的愿望。

第二联:衡开云气偶然尔,浪占显晦吾所惭。

  • 注释:在古代中国,人们常用“云气”来形容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浪占显晦”则是指那些善于投机取巧、利用时机的人。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自己对于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思考。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所不足,感到惭愧。

第三联:皇华使者课第一,诏归台省陪朝参。

  • 注释:皇帝派遣使者出访外国,是最高的荣誉和地位。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这种身份相比喻,表示自己得到了最高的评价。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对自己得到最高荣誉的认识和自豪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和自信。

第四联:献疏岂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 注释:在古代文人中,写文章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献疏”则是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写成书面材料呈献给君主或上级。
  • 赏析:诗人在辞职时,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还提到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才能,以及因为不能胜任而被辞退的事实。

第五联:留行隐几卧不应,一麾出守天西南。

  • 注释:“一麾”指的是一种官职的象征,通常用来形容官员的调动或离职。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原职位后的生活状态,他选择隐居生活,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第六联:利名百念已灰冷,扫除不尽山水贪。

  • 注释:名利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但诗人表示他已经对这些名利看得很淡,不再追求。
  • 赏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认为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第七联:行遍金焦到茅阜,知有佳处须穷探。

  • 注释:金焦指的是金山寺和焦山寺两座著名的古迹。茅阜则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名胜区。
  • 赏析: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美景,表示自己要不断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美好事物。

第八联:春花秋叶事已过,惟有山发呈䰐鬖。

  • 注释:春天的花和秋天的叶都已经过去,但山上的植被却依然繁茂。这里的“䰐鬖”是一种草本植物。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四季更替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欣赏。

第九联:山神颇亦愧岑寂,夜奏万谷笙钟酣。

  • 注释:山神是山林中的神灵,这里用来比喻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们。
  • 赏析:诗人通过山神的自谦来表达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尊敬。

第十联:起看琼树绕琳宇,更驰玉马无停骖。

  • 注释:琼树指的是美丽的树木,琳宇则是指精美的建筑。玉马则是古代的一种装饰物。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建筑群,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

第十一联:子猷好事古无比,雪中求往固所谙。

  • 注释:子猷是古代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曾经在雪中寻找丢失的物品。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第十二联:青鞋直上最高顶,天风缥缈吹楩楠。

  • 注释:青鞋指的是古代文人的鞋履,最高顶则是指山峰的最高点。楩楠则是珍贵的木材。
  • 赏析:诗人攀登至山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自己内心的平静。

第十三联:两峰相对如拱立,上公衮冕朝子男。

  • 注释:两峰相对是指两座山峰相互对峙。上公指古代的诸侯,衮冕朝子男则是指诸侯朝见天子的场景。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山峰的壮观和威严,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第十四联:群山敛退就平地,灭没不见如纪谭。

  • 注释:群山收敛后退,变成了平地。纪谭则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第十五联:巨浸东连大洋海,浩荡直与天涯涵。

  • 注释:巨浸是指广阔的湖泊或河流,大洋海则是指大海。涯涵则是指水波的扩散和包容。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湖泊或河流与大海相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第十六联:却顾淮源赤山下,仅若覆水盈罃甔。

  • 注释:淮源指淮河的源头,赤山下则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罃甔则是古代的一种容器。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从高处俯瞰淮河源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感受。

第十七联:久留不奈景清绝,山腰下转临深潭。

  • 注释:久留不奈表示无法长时间停留,景清绝则是指景色的美丽而令人陶醉。山腰下转临深潭则是指从高处向下俯瞰的景观。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从高处俯瞰景色的美丽和深邃,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叹。

第十八联:客来客去泉自涌,可能喜笑静中含。

  • 注释:客来客去表示人来人往的情景,泉水自涌则是指泉水自然流淌的情况。喜笑静中含则是指微笑中的愉悦和喜悦。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泉水的自然流淌和人们的喜悦之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十九联:嵌崖往往记遗迹,旧雨剥蚀苔藓篸。

  • 注释:嵌崖往往记录着历史的痕迹,旧雨剥蚀苔藓篸则是指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共同作用,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