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犬,林有乌。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
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唤不省哭者夫,父气欲绝孤儿扶。
夜半夫死儿亦殂,尸横路隅一缕无。乌啄眼,犬衔须,身上那有全肌肤。
叫呼伍伯烦里闾,浅土元不盖头颅。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
生必有死数莫吁,饥冻而死非幸欤。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
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农夫在荒祠之中被野兽吞噬的悲惨情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1. 野有犬,林有乌。(野中有狗,林中有乌鸦。)
  • 注释:描述了野外的景象,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存在。
  1. 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狗因为饥饿而发出呻吟声,乌鸦无法赶走它的尾巴。)
  • 注释:反映了动物们因饥饿而发出的哀鸣,以及它们试图逃离或保护自己的情景。
  1. 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村庄里没有炊烟,人迹稀少,我忍不住流泪。)
  • 注释: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凄凉的农村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伤。
  1. 村南村北衢路隅,妻唤不省哭者夫,父气欲绝孤儿扶。(村南北两侧的路口旁,妻子呼喊着丈夫却听不见,父亲悲痛欲绝,需要孩子来搀扶。)
  • 注释:通过描述妻子呼唤丈夫的场景,展现了家庭中的悲情和无助。
  1. 夜半夫死儿亦殂,尸横路隅一缕无。(深夜时分,丈夫已经去世,儿子也死了,尸体横在路上。)
  • 注释: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因贫困和饥饿而产生的悲剧。
  1. 乌啄眼,犬衔须,身上那有全肌肤。(乌鸦啄咬着眼睛,狗咬着胡须,他们的身体上哪里还有完整的肌肤?)
  • 注释:通过夸张的描述,突出了动物对人的残忍。
  1. 叫呼伍伯烦里闾,浅土元不盖头颅。(呼喊着五伯来处理这件事,浅土不足以覆盖死者的头颅。)
  • 注释:反映了乡村社会中对于死亡的处理方式及其简陋。
  1. 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路过的人请不要叹息,听到的人都不要哀叹。)
  • 注释: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态度,呼吁人们不要过度悲伤。
  1. 生必有死数莫吁,饥冻而死非幸欤。(生命必有死亡的时刻,但饿死或冻死并不值得庆幸。)
  • 注释:指出了生死轮回的自然规律和人类应当面对的现实。
  1. 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你难道没看见荒庙中被荆棘丛生的地里,那些被脔割的是谁家的孩子?)
  • 注释:通过对比荒祠和人世间的残酷,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
  1. 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苍天啊,你们叫唤的声音听不到,应该羡慕路边因饥饿和严寒而死的人们吧。)
  • 注释: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叹以及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农夫家庭的悲剧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它不仅是对自然规律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痛苦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